灵敏度提高近百倍 新检测技术可更早发现乙肝病毒携带者
来源:科技日报
发布时间: 2020-07-28
2020年度“愿天下再无肝炎”7·28世界肝炎日主题论坛近日在线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李兰娟教授在会上分享了由浙江杭州树兰医院牵头,来自全国50余家医院的感染病专科医生共同参与的乙肝患者乙肝病毒DNA(HBV DNA),检测调研的中期结果。
2020年度“愿天下再无肝炎”7·28世界肝炎日主题论坛近日在线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李兰娟教授在会上分享了由浙江杭州树兰医院牵头,来自全国50余家医院的感染病专科医生共同参与的乙肝患者乙肝病毒DNA(HBV DNA),检测调研的中期结果。
“根据截止到6月底的数据,在对既往接受过恩替卡韦治疗一年以内的300名患者进行HBV DNA高灵敏度检测后,结果显示:如果使用普通检测方法,40%患者无法检测到HBV DNA;但采取高灵敏检测技术,可以发现这些漏检患者的体内存在病毒低水平复制的情况。”李兰娟说。
高灵敏检测发现病毒低水平患者
2016年,世界卫生组织(下简称WHO)提出了到2030年消除肝炎危害的目标,它已成为全球肝病防治领域的“一号课题”。
李兰娟表示,随着乙肝疫苗的推广、丙肝病毒筛查的推进,我国新增感染者的数量大幅降低。在乙肝防治发展的过程中,由于检测技术的限制,过去无法发现低水平病毒复制的患者,使得这些患者没有尽早地接受抗病毒治疗。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科主任王贵强教授表示,定量检测HBV感染者血浆中乙肝病毒的DNA,是了解患者乙肝病毒复制水平的可靠指标,也是诊疗和指导用药的重要指标。但目前市场上的主流检测试剂盒,大多是基于煮沸法核酸提取的方法,检测下限一般为500IU/ml—1000IU/ml,也就是患者体内的病毒含量达到这个水平才能检测出来。而基于磁珠法提取核酸的检测试剂,灵敏度大幅提高,检测下限只需20IU/ml甚至10IU/ml。这样,医生就可以检测到体内病毒含量只有20IU/ml的低水平病毒复制患者,提前开始抗病毒治疗,从而有效抑制病情发展。
高灵敏HBV DNA检测技术是一种荧光定量PCR技术,它是在常规PCR基础上加入荧光标记探针或相应的荧光染料来实现其定量功能的。其原理是,随着PCR反应的进行,PCR反应产物不断累积,荧光信号强度也会相应增加,从而通过荧光强度变化来检测病毒的含量。
浙江杭州树兰医院牵头,全国50余家感染病专科医生和专科医院合作,对服用恩替卡韦一年以内的300名患者进行了乙肝病毒的DNA检测,不同检测方法得出了上述不同的结果。“用恩替卡韦治疗后,更高灵敏度检测方法能发现低水平病毒感染的存在,可以发现没有彻底转阴的情况,从而继续加强治疗。”李兰娟表示,这只是中期结果的数据,整个调研项目将入组1800例样本,观察评估慢性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的效果。通过高灵敏DNA检测,医生能尽早发现低水平乙肝病毒复制的患者,进而用药物把患者的HBV DNA降到20IU/ml,降低患者发展成肝癌的风险。
微生物组指纹或可用来诊断肝纤维化
除了这些越来越灵敏的DNA检测技术,科学家们还在开发其他新型检测方法。近日,美国索克研究所和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的科学家合作,在《细胞代谢》杂志发表论文称,他们开发出一种基于微生物组的新型诊断工具,能在人类患者中以90%灵敏度高效低成本地识别肝纤维化和肝硬化患者。
微生物组是一个动态的活体传感器,能反映人体健康和疾病的微小变化,因此,它能准确地读出人体健康状况,可能是一个意想不到的健康指标。新方法利用患者的粪便作为检测样本,通过算法来获得患者的肠道微生物环境,并绘制出与病症相关的肠道微生物图谱。
他们利用微生物基因图谱和粪便样本中代谢物的数据,发现了一个与肝硬化诊断相关的微生物群特征。通过对两个不同国家的独立患者群体的验证,科学家发现这种指纹图谱可以准确识别90%以上患者的肝硬化,验证了该方法在不同基因和饮食上的有效性和准确性。(马爱平)
KPHZ国际技术转移中心致力于搭建促进国际技术转移的专业化服务平台。中心成立专家委员会,为引入的资源服务平台把关,中心以电子信息、智能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技术领域为关注重点,先进技术引进和技术转移包括美国、英国、德国等国家。KPHZ整合优质资源,提供专业的国际技术转移服务,通过技术授权、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投融资服务等模式,实现“孵化成果、孵化企业”,促进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