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PHZ致力于打造以知识产权为核心,搭建促进国际技术转移科技成果转化的专业化服务平台!

KPHZ致力于打造以知识产权为核心,搭建促进国际技术转移科技成果转化的专业化服务平台!

新闻中心

中国科学家利用大型自由电子激光装置发现最小水滴

来源:中新网 发布时间: 2020-06-17
最小的水滴有多大?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大连化物所”)16日发布消息称,该所江凌研究员和杨学明院士团队,以及清华大学李隽教授研究团队近日在由五个水分子组成的水团簇中发现了三维立体结构的存在,证明最小的水滴是由五个水分子组成的水团簇。
  中新社大连6月16日电 (记者 杨毅)最小的水滴有多大?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大连化物所”)16日发布消息称,该所江凌研究员和杨学明院士团队,以及清华大学李隽教授研究团队近日在由五个水分子组成的水团簇中发现了三维立体结构的存在,证明最小的水滴是由五个水分子组成的水团簇。
  
  上述相关成果发表于《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杂志上。
  
  长期以来,科学家们认为最小的水滴是由六个水分子组成的水团簇。此次研究成果揭示了由五个水分子组成的水团簇已经开始呈现水的立体结构和光谱特征,突破了人们长期以来对最小水滴是六个水分子团簇的传统认知,为揭开水的微观结构演化奥秘提供了新的思路。
  
  据介绍,大连化物所团队利用大型自由电子激光装置“大连光源”,首次发现五个水分子团簇(H2O)5在某个区间出现显著的自由基伸缩振动,具有三维立体水团簇结构的特征峰。清华大学李隽团队则计算了水团簇的各种稳定结构和红外光谱,理论与实验高度吻合。
  
  研究结果表明,在有限温度条件下五个水分子团簇的二维和三维结构可以共存,三维立体结构的形成是引起红外光谱显著变化的根本原因。
  
  “大连光源”是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一台大型自由电子激光科学研究用户装置,也是当今世界上唯一运行在极紫外波段的自由电子激光装置。2018年7月,“大连光源”通过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组织的专家验收,进入正式运行阶段。(完)

  KPHZ国际技术转移中心致力于搭建促进国际技术转移的专业化服务平台。中心成立专家委员会,为引入的资源服务平台把关,中心以电子信息智能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技术领域为关注重点,先进技术引进和技术转移包括美国、英国、德国等国家。KPHZ整合优质资源,提供专业的国际技术转移服务,通过技术授权、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投融资服务等模式,实现“孵化成果、孵化企业”,促进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
上一条: 全球首款新冠灭活疫苗受试者全部产生抗体
下一条: 交通管制 | 9月1日起,北京部分道路交通管制!具体路段→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