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PHZ致力于打造以知识产权为核心,搭建促进国际技术转移、科技成果转化的专业化服务平台!
KPHZ致力于打造以知识产权为核心,搭建促进国际技术转移、科技成果转化的专业化服务平台!
人勤春来早。这几天,市科技局有一种特殊的“忙年”方式——“组团”前往海尔海纳云、省科学院海仪所、即发集团、云路新材料等多家本土科技型企业进行专题调研。
岁末回首,这样的调研不在少数。每次调研都是详细了解企业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科技研发投入、重大技术项目攻关、研发成果转化等方面情况的好机会,都是青岛在为破解产业瓶颈难题蓄力。
这是青岛聚焦建设长江以北地区重要的国家科技创新基地,奋力前行的“缩影”。
一年来,青岛坚持面向经济主战场,锚定全市产业发展需求,以市场的逻辑配置资源,围绕科技成果产业化不断深化改革攻坚。通过“全链条”一体设计,“小切口”深度突破,让科技成果更多更快更好地转化为经济效益,郁郁葱葱的创新创业生态已然形成——在科技部发布的《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监测报告》中,青岛前进2名,升至第10位;在国家发改委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双创城市生态指数中,青岛居“双创领跑型城市”第10位。
让市场“挑”项目,一年收集市场“心声”超650条
市场是经济活力的来源,也是创新发挥引领作用的载体。一年来,青岛“摸准”市场逻辑办事的规律,通过改革机制、精准扶持,让市场越来越多地承担起了项目发展和成果转化的重任。
突破什么技术、扶持什么项目,市场说了算。青岛改革项目生产机制,多接市场 “地气”,面向全社会常态化征集科技计划项目需求和指南,把提出创新创意和建议方案的机会交给行业和市场主体,再进行筛选论证。据统计,2020年全年青岛征集到市场“心声”超650条。
在筛选项目的关键环节,也还是用市场眼光考量科技项目,而不是政府说了算。在各种论证会议上,企业家、投资人、咨询专家的参与度和话语权不断提升,成果转化、产业落地日益成为项目的主要评价标准。
需要改革机制的还有科研机构这样的科技成果“供给端”。通过制定《青岛市新型研发机构管理办法》,我市鼓励和引导科研机构聚焦我市主导产业的技术需求“定制”项目,建立市场经济导向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
一系列改革成效斐然。现在,川大青岛研究院为青啤开发国产密封垫已可以替代国外进口,为青啤节约成本近2000万元,实现销售收入1100余万元;青岛航空技术研究院、吉林大学青岛汽车研究院等35家机构入选首批省级新型研发机构,青岛机构入选数量居全省首位。
让市场“做决定”,也少不了政府的有效扶持。青岛改革资金扶持机制,坚持“把钱用在刀刃上”,针对科技资金“撒芝麻盐”问题,出台了《科技计划管理改革方案》——50万元以下160个项目全部“砍掉”,将资金集中在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进行扶持。
局区(市)会商制度更是对遴选的战略重点项目叠加市区两级政策支持,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2020年,青岛共实施局区(市)会商项目8项,支持资金4000万元。
在精准扶持下,越来越多的头部企业、平台和项目在青岛茁壮成长。其中,华夏基石已在青设立区域总部,引进5家头部企业、上市公司,注册企业12家;春光里打造“青岛智谷”,吸引上海图趣、首汽约车等72家企业意向来青,8家完成签约;创业黑马集团建设独角兽加速基地,注册企业67家,其中准独角兽区域总部企业4家、高成长企业12家;中国科技开发院建设智慧能源孵化基地,注册企业45家……
让成果“进车间”,拉近成果和产业的距离
科研技术成果如果总是“高高在上”,就丧失了价值。一年来,青岛不断拉近成果和产业的距离,“填平”成果转化的“鸿沟”,让更多“高大上”的成果走进了车间,落进了现实。“旧时王谢堂前燕”正越来越多地“飞入寻常百姓家”。
高新技术企业是产业发展的引擎。一年来,青岛开发了高企成果对接数字化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对全市高企的技术需求进行精准“画像”,带着需求与驻青科研机构成果进行匹配,仅在蓝谷就为118家高企匹配成功41项高新技术成果。
半岛科创联盟应运而生,协同胶东五市高校院所、科技企业、创投机构、孵化机构、技术转移机构等打造区域创新共同体,2020年收集科研成果11163项,成功匹配合作项目251个。
“局校会商”制度让高校的成果有更多机会落地市场。一年来,青岛与8所驻青高校建立合作,对促进成果与产业对接的项目进行优先重点支持;推动青岛科技大学成立青岛工业互联网学院,着力打造工业互联网成果转化基地和人才培养高地。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青岛科技创新平台发展进入了新的“繁荣期”。把创新平台建在企业,让成果直接进车间,青岛打通了从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通道。
目前,涵盖工业互联网、聚合物新材料、5G高新视频、海洋科技等领域的4家省级创新创业共同体已经获批,依托云路先进材料等头部科技企业建设的首批5家市级创新创业共同体也在发力;获批工业互联网、海洋药物等8家省级技术创新中心,依托高企建设了202家市级技术创新中心……
对上衔接实验室基础研究、对下衔接企业产业化,以产业为主导,青岛通过搭建创新平台构建了“政产学研金服用”融合创新的生态,为产业发展提供持续的源头技术供给。
科研成果和产业具体怎么对接?青岛还给出了新的选项——产业技术攻关“组阁揭榜制”。行业龙头、骨干企业有解决关键核心技术的需求就可以“发榜”立项,行业专家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可以“揭榜”参与,调动社会力量攻克产业发展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
改变评价机制,让科研人员由“被动牵引”变“主动参与”
无论是前沿创新还是产业发展,都离不开“人”这个主体。一年来,青岛以项目定人才,优化科技成果评价标准,修订《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实施细则》,破除唯论文、SCI至上的导向。
在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中,成果的创新性、先进性、应用价值和经济社会效益占比提高,论文不再是主要评审依据;在青岛领军人才计划中,“称号”“学历”“职称”等前置性门槛也被弱化,成果转化、市场前景和产业贡献成为新的考量重点,依据项目水平评判人才层次。
通过开展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山东科技大学、青岛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入选省科技成果转化综合试点,对应用前景明朗、科研人员转化意愿强烈的成果,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不低于10年长期使用权,高校科研人员的成果转化由“被动牵引”变成了“主动参与”。
在2021年科技创新战略研究项目中,青岛试点项目经费使用“包干制”,下放项目资金分配和使用权,直接费用调剂权全部交给项目承担单位,赋予科研人员更大自主权,让科研人员放开手脚搞攻关。
提到人才引进,就不能不提青岛第九次入选“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榜单十强。这是青岛深化外国人才服务改革的最好写照。一年来,青岛共发放外国人工作许可4663份、占全省47%;获外国人管理、薪酬外汇便利化两个“高含金量”国家试点,获科技部外籍高端人才R签证审批权下放,外国高端人才来青工作可申请最长10年期限人才(R)签证。
疫情期间,青岛还实施外国人来华许可“不见面审批”,扩大了境内申请范围,持商务、访问签证外国人可在境内申请。外国人工作许可办理时限从30天降到5天,全国最快。
“专业高效温暖热忱服务,助力企业引贤国外人才”,不久前,写着这两句话的锦旗和一封感谢信被一起送到了市科技局外国人才服务窗口。这是青岛云路先进材料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岁末献礼”,以感谢市科技局为企业引进外籍高端技术专家办理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提供了高效便捷的服务,在疫情初期助力企业实现全面复工复产。(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