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PHZ致力于打造以知识产权为核心,搭建促进国际技术转移科技成果转化的专业化服务平台!

KPHZ致力于打造以知识产权为核心,搭建促进国际技术转移科技成果转化的专业化服务平台!

新闻中心

怀柔科学城建世界级原始创新承载区

来源:北京日报 发布时间: 2020-10-23
怀柔科学城是北京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三城一区”主平台之一。市规划自然资源委、怀柔科学城管委会,会同怀柔、密云两区政府组织编制了《怀柔科学城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20年—2035年)》。控规草案昨起公示,听取公众意见,公示期限30天。

  怀柔科学城是北京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三城一区”主平台之一。市规划自然资源委、怀柔科学城管委会,会同怀柔、密云两区政府组织编制了《怀柔科学城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20年—2035年)》。控规草案昨起公示,听取公众意见,公示期限30天。
  
  怀密崛起世界级科学中心
  
  控规显示,怀柔科学城规划范围总面积约100.9平方公里。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硬约束,到2035年规划常住人口规模约23万人,就业岗位数量约22万个,城乡建设用地规模约40.3平方公里,建筑规模约2720万平方米,形成适宜的人口密度与合理的建设强度。
  
  怀柔科学城的战略定位是:北京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支撑,引领全球科学发现和重大前沿技术突破的新引擎,与国家战略需要相匹配的世界级原始创新承载区。
  
  怀柔科学城的发展目标指向尖端创新引领的世界知名科学中心,绿色创新引领的协同发展示范区,生态文明引领的宜居城市典范。到2035年,这里将建成世界一流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和国家实验室集群,涌现一批重大原创性科学成果和国际顶尖水平的科学家,产出一批基础性、前瞻性、交叉性、融通性、颠覆性的创新研究成果。
  
  涵养生态建设山水城市
  
  控规既突出了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源头优势、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布局的强度优势,又突出了首都生态涵养区的自然人文优势。围绕“1+3”的总体思路,构建“创新生态体系”与“自然生态体系”高度融合的整体格局。“1+3”中的“1”就是构筑亮丽生态底色,建设山水城市典范。
  
  控规以多要素生态评价为基础,严格落实国土空间管控要求,通过现状建设用地减量、生态修复与生态建设等综合方式,打造优质生态环境,实现蓝绿空间比例约占规划范围的60%。
  
  具体来看,通过养山、活水、密林、富田,持续提升生态品质,营造融合城市、环抱乡村、涵养科学精神的优美环境。建立覆盖全域的森林生态廊道网络,有效发挥生物多样性保护、滞尘抗霾、降温降噪和提升景观品质的重要作用,实现“森林伴科创,花园里生活”。
  
  划定1.8平方公里留白用地
  
  构建由科学、科学家、科学城三个核心要素组成的创新生态体系,这是“1+3”的整体格局中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
  
  在推动“科学”原始创新发展方面,重点围绕物质、信息与智能、空间、生命、地球系统等学科方向,构建支撑完整科学创新链条的功能布局。适应科学发展的成长性和实施动态性,规划“科学发展类用地”总计约12平方公里,鼓励用地和建筑功能混合,形成活力开放的科研社区。划定1.8平方公里战略留白用地,为中远期发展预留空间条件;划出7.6平方公里有条件建设区,引导远期重大项目优化选址。
  
  在服务吸引“科学家”方面,将在怀柔科学城内构建“城市—街区—社区—街坊”四级城市生活服务圈,提升工作生活的融合度与便捷度。
  
  在营建“科学城”方面,综合考虑行政边界、功能分区特点及地理标志因素,将怀柔科学城划分为科学城中心区、科学城北区、科学城南区、科学城东区和科学田园5个空间单元,并细分为23个街区,实施分级分类的规划统筹管控。其中,科学城中心区面积约28平方公里,是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核心承载区。
  
  此次公示分为网上公示和现场公示,公示时间从10月22日到11月20日。网上公示在市规划自然资源委、怀柔区政府和密云区政府网站上进行发布,公众若有意见,可在发表评论区提交反馈意见;现场公示地点位于怀柔科学城管委会一层大厅,公众可在现场留言。

 
  KPHZ国际技术转移中心致力于搭建促进国际技术转移的专业化服务平台。中心成立专家委员会,为引入的资源服务平台把关,中心以电子信息智能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技术领域为关注重点,先进技术引进和技术转移包括美国、英国、德国等国家。KPHZ整合优质资源,提供专业的国际技术转移服务,通过技术授权、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投融资服务等模式,实现“孵化成果、孵化企业”,促进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
上一条: 北京“下好先手棋”大力支持发展量子科技
下一条: 交通管制 | 9月1日起,北京部分道路交通管制!具体路段→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