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PHZ致力于打造以知识产权为核心,搭建促进国际技术转移科技成果转化的专业化服务平台!

KPHZ致力于打造以知识产权为核心,搭建促进国际技术转移科技成果转化的专业化服务平台!

新闻中心

防灾科技学院获得三项中国地震局2021年度防震减灾科技成果奖

来源:南方Plus 发布时间: 2021-08-16
由防灾科技学院推荐,郭迅教授等完成的“工程结构抗震韧性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获得二等奖;由专家提名,沈军教授等完成的“松原市活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项目获得二等奖;由专家提名,姚运生教授参与完成的“长江流域湖北段的水文重力监测与应用关键技术研究”项目获得二等奖。

  近日,中国地震局2021年度防震减灾科技成果奖评选结果揭晓,防灾科技学院共有3项成果获奖。其中,由防灾科技学院推荐,郭迅教授等完成的“工程结构抗震韧性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获得二等奖;由专家提名,沈军教授等完成的“松原市活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项目获得二等奖;由专家提名,姚运生教授参与完成的“长江流域湖北段的水文重力监测与应用关键技术研究”项目获得二等奖。

  

  “工程结构抗震韧性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最突出的创新点在于对我国常见的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和底商多层砌体结构的倒塌机理有了新的认识,这是在继承和修正传统抗震理论基础上的重要发展,对我国韧性城乡建设计划的实施具有很大推动作用。项目开发的新型减隔震技术拥有核心专利,在众多的实际工程中推广应用,解决了按传统技术手段难以解决的技术难题,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松原市活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项目首次系统地将三维石油物探资料作为城市活断层探测的主要手段,结合高精度的浅层地震探测和钻探工作,查清了松原市规划区及附近关键地区的活动构造。发现了孤店活动断裂和扶余北活动断裂,利用新技术对历史疑难地震进行了新的研究,给出了新证据,提出了新认识。对第二松花江断裂的存在性进行了新研究,对其存在性进行了新论证。在人才培养和成果应用中作用突出。

  

  “长江流域湖北段的水文重力监测与应用关键技术研究”项目以保障长江流域的生态安全,尤其是湖北段及周边区域的地质灾害安全为核心需求,创新发展并实践了大地测量手段应用于水文重力观测,实现了长江流域湖北段及周边区域的水文重力环境时空特征和构造活动特征的监测与分析能力,持续开展了长江三峡流域及其邻区的地壳形变机理及流域水资源变化监测工作,为长江流域湖北段内的重点民生工程、重要城市的水文环境和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了技术和安全保障,取得了显著的防灾减灾效果和良好的社会效益。

  

  近年来,防灾科技学院围绕国家及防震减灾行业战略需求,取得了一系列高水平科技创新成果,为培养防震减灾创新型人才和推进防震减灾科技创新做出了重要贡献。(编辑:朱宏)


      

  KPHZ国际技术转移中心致力于搭建促进国际技术转移的专业化服务平台。中心成立专家委员会,为引入的资源服务平台把关,中心以电子信息智能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技术领域为关注重点,先进技术引进和技术转移包括美国、英国、德国等国家。KPHZ整合优质资源,提供专业的国际技术转移服务,通过技术授权、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投融资服务等模式,实现“孵化成果、孵化企业”,促进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
上一条: 昆医大附二院实现科技成果转化
下一条: 交通管制 | 9月1日起,北京部分道路交通管制!具体路段→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