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PHZ致力于打造以知识产权为核心,搭建促进国际技术转移科技成果转化的专业化服务平台!

KPHZ致力于打造以知识产权为核心,搭建促进国际技术转移科技成果转化的专业化服务平台!

新闻中心

新一轮城南行动计划发布 经开区打造尖端科技成果转化聚集区

来源:北青社区报亦庄版 发布时间: 2021-07-30
十一年,北京人亲眼见证了城南地区的巨变。“城南已经从‘打基础、补短板’的阶段变为‘筑高地、上水平’的阶段。”市发改委副主任李素芳昨天介绍,最新发布的第四轮城南行动计划为城南量身打造了十大工程包,涵盖260余项重大项目,五年将完成投资约5900亿元,尤其布局八大千亿级产业群等举措,将助力城南强势崛起。

  2010年,第一轮城南行动计划启动,当时大兴人盼着尽快通地铁;三年后,大兴国际机场成为第二轮城南行动计划中最受瞩目的项目;如今,第四轮城南行动计划又揭开了城市发展的新篇章,临空经济成为“关键词”……

  

  十一年,北京人亲眼见证了城南地区的巨变。“城南已经从‘打基础、补短板’的阶段变为‘筑高地、上水平’的阶段。”市发改委副主任李素芳昨天介绍,最新发布的第四轮城南行动计划为城南量身打造了十大工程包,涵盖260余项重大项目,五年将完成投资约5900亿元,尤其布局八大千亿级产业群等举措,将助力城南强势崛起。

  

  全文:推动城市南部地区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

  

  布局“大国重器”

  

  南中轴规划建设博物馆群

  

  大兴区礼贤镇,北京自贸区创新服务中心堪称是距离大兴国际机场最近的产业园区,楼上楼下的企业正忙着装修。

  

  “敲定入驻的十几家企业基本都是生物医药、金融行业,正是看重了这里国际人才引进、市场监管便利化的支持政策。”创新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这只是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第一个投用的项目。市委市政府近日发布《推动城市南部地区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明确提出推进临空经济区国际商务综合体、国际会展中心、国际消费枢纽等重大功能设施建设,年底实现综合保税区封关运营,服务支撑对外开放和国际交往功能,打造首都新国门。

  

  “从标题上就能看出,本轮计划由过去的‘促进’‘加快发展’调整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就是要把城南打造成为首都发展新高地。”李素芳说,行动计划聚焦“一轴、两带、多点”城市服务功能组织构架,提升高质量发展能级。

  

  其中,“一轴”就是南中轴及其延长线。记者获悉,“一轴”上将布局更多“大国重器”,规划建设博物馆群,建设中央芭蕾舞艺术中心等重大文化设施,高效利用疏解腾退空间,建设首都商务新区,建成南苑森林湿地公园,强化战略留白,打造城市更新样板。

  

  谋划产业提升

  

  城南再添四大千亿级产业群

  

  北京奔驰用不到四年时间实现从第100万辆到第300万辆车的下线,拜耳成为全市唯一一家年产值超百亿的制药企业,京东方在显示屏各大主流应用领域出货量位居全球第一……这些让人惊叹的纪录都诞生在城南。

  

  数据显示,十年间,城南地区生产总值由2296亿元到5592亿元,增长了1.4倍。在经开区、中关村丰台园,已形成轨道交通、航空航天、高端汽车、产业互联网4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按照规划,城南未来布局打造的“两带”是南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带和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南段)。“在南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带将打造高精尖产业主阵地,除了现有四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未来五年将再推动形成生物技术和大健康、新一代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应用创新、机器人和高端装备等四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李素芳说。

  

  在产业协同上,城南四区也将迈出一致的步调。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刘力透露,经开区将与大兴区生物医药产业协同发展,吸引智能制造、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在房山区布局,加强航空航天、智慧物流产业与丰台区深度融合发展,形成四区协同发展的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与市场链。

  

  目光再投向西山永定河文化带。房山区副区长吕晨飞透露,未来五年房山将实施文旅融合发展战略,建设国际旅游休闲区,周口店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将争创5A级旅游景区;琉璃河西周燕都遗址加紧申遗,努力成为全市第9个世界文化遗产;国家大熊猫繁育基地、国际葡萄酒小镇、乐高主题乐园等重大项目将加快推进,打造青龙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基础设施先行

  

  超400公里道路5年内建成

  

  作为三环以内最后一块成规模集中建设区,丽泽金融商务区五轨交汇的蓝图正在变为现实:今年年底,地铁14号线丽泽段通车;明年年底16号线丽泽段通车;大兴机场线也正在北延……

  

  如丽泽一样,整个城南的综合承载能力将在未来5年继续提升。交通方面,城南将筑骨架、促通达、强复合,开通运营19号线一期,建成16号线南段、新机场线北延等城市轨道交通,新增通车里程28.5公里;畅通城市内部道路,着力打通断头路、增加微循环,建设道路里程400公里以上。

  

  “丰台河东地区将提升重点片区交通出行、供电等保障能力;河西地区也将着重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科学布局轨道交通,加快实施地铁14号线西延。”丰台区副区长周新春说。

  

  教育方面,城南将在建设41所学校的基础上,再建设北京第四实验学校(大兴区)、北京理工大学附属实验学校(房山区)、北大附小丰台分校(丰台区)等21所学校,建成后新增学位3万个以上。医疗方面,未来五年,布局建设北京口腔医院新院区、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城南院区等医院,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提质扩容均衡布局,更好满足城南百姓需求。

  

  与此同时,未来五年本市将支持城南各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重点围绕城市品质提升建设南苑森林湿地公园、永定河滨河森林公园等一批重点项目,新增绿化面积1万公顷以上,让老百姓亲绿、享绿。

  

  北京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经济发展局局长刘力出席了发布会,介绍了北京经开区落实城南行动计划的有关情况和工作安排。

  

  自2018年参与城南行动计划以来,北京经开区产业集群竞争力不断提升,区域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9.3%,突破2000亿元大关;工业增加值占全市的30%;规上工业总产值占全市的22%,连续4年保持全市第一;在国家级经开区综合发展水平排名第4,始终处在第一梯队。优势产业聚集度不断提高,围绕四大主导产业,汇聚了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近3万家,占北京经开区工业总量的93.8%,建成国内集成电路产业研发和产业化能力最强的区域。北京奔驰用不到4年时间实现从第100万辆到第300万辆车的下线,拜耳成为全市唯一一家年产值超百亿的制药企业,京东方在显示屏各大主流应用领域出货量位居全球第一,设立SMC中国地区投资总部和销售总部,与施耐德共建中法智能制造产业示范园,形成了一批以小米为代表的智能工厂,建成了全国第一、全球最大的新冠灭活疫苗P3生产线等。区域协同发展深入推进,按照“统一发展规划、统一项目布局、统一准入标准、统一开发建设”的工作要求,编制《亦庄新城新扩区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支持和实施通久路、辛四路、马驹桥再生水厂等53个项目建设,投资132亿元,加强与通州、大兴两区通力协作,全力建设亦庄新城;与丰台区、大兴区、房山区产业协同愈加紧密,市场主体在城南有序流动。幸福城市建设提档加速,持续改善区域医疗卫生体系,引入一批优质教育资源,公租房和共有产权房配租面积翻了一番,全区商业服务综合体面积超100万平方米,实体书店、影剧院、图书馆、球类场地等各类文体设施一应俱全,切实满足群众需求,初步形成“人、城、境、业”高度契合的美好城市。

  

  下一步,在第四轮城南行动计划中,北京经开区将以首都发展为统领,坚持开放带动、创新驱动、产业拉动、区域联动,将北京经开区“十四五”发展规划的实施与推动城南高质量发展计划的落实紧密结合起来,立足“四区一阵地”的功能定位,加快高精尖产业主阵地建设,推动集成电路装备产业基地二期、国家信创园、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示范区建设,加快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建设,推动高端制造和智能制造企业落户,打造尖端科技成果转化聚集区。建立健全联动机制,加强与大兴区生物医药产业协同发展,吸引智能制造、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在房山区布局,加强航空航天、智慧物流产业与丰台区深度融合发展,形成四区协同发展的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与市场链。持续深化改革创新,聚焦“两区”建设和重点产业需求,加快推进亦庄综保区申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争取市级部分权限下放;出台一批高含金量的产业促进政策,推动先行先试政策在北京经开区率先落地;持续推动放管服改革,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高地;推动改革创新成果,率先在城南各区分享推广。

  

  综合/北京日报、北京亦庄融媒体中心

    

  KPHZ国际技术转移中心致力于搭建促进国际技术转移的专业化服务平台。中心成立专家委员会,为引入的资源服务平台把关,中心以电子信息智能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技术领域为关注重点,先进技术引进和技术转移包括美国、英国、德国等国家。KPHZ整合优质资源,提供专业的国际技术转移服务,通过技术授权、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投融资服务等模式,实现“孵化成果、孵化企业”,促进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
上一条: 科技成果 | 江苏昆山祖冲之计划两年促成企业技术攻关330项
下一条: 交通管制 | 9月1日起,北京部分道路交通管制!具体路段→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