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PHZ致力于打造以知识产权为核心,搭建促进国际技术转移、科技成果转化的专业化服务平台!
KPHZ致力于打造以知识产权为核心,搭建促进国际技术转移、科技成果转化的专业化服务平台!
深圳市第七次党代会报告明确提出,深圳未来将“完善高校、科研机构成果产业化机制,支持建设概念验证中心、中小试基地,推动更多科技成果沿途转化”。何为概念验证中心?它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扮演什么角色?在今年深圳市两会上,这也成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关心的话题。政协委员、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副院长刘仁辰表示,建设深圳市概念验证中心是打通全过程创新生态链的重要一环。
据悉,在成果产业化过程中,项目一般会经历“概念验证-中试与工程化-应用示范与产业化”几个发展阶段。然而近年来,我国发明专利数量大幅增多,连续多年名列世界第一,但转化率偏低,平均约为10%,远低于发达国家30%至40%的水平。业内普遍将科学技术与科技成果转化之间存在的鸿沟,称之为科技应用的“死亡之谷”。如何跨越“死亡之谷”?概念验证作为第一步,是决定科技项目是否具有产业化前景的关键步骤,更是科技成果转化亟需突破的“最初一公里”。
也正是意识到了概念验证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重要性,深圳首家高校创新验证中心――深圳大学创新验证中心于2020年11月启动。创新验证中心通过提供验证资金、配套种子基金、专家咨询服务、创业人才培养、孵化空间等途径,对创新验证项目进行个性化支持。中心的设立有利于挖掘潜在的初期科研成果,弥补高校科研成果和产业化之间的“断裂带”,有效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率。
不过刘仁辰表示,目前深圳市仍然缺乏对概念验证阶段项目的市级支持计划。刘仁辰建议由深圳市科技主管部门牵头,联合具有实施条件的重点片区以及实操经验丰富的专业机构进行试点,以支持计划或非法人机构的组织形式,探索建设深圳市概念验证中心,支持市内乃至海内外基础研究机构的团队和项目开展概念验证活动。
在项目评审方面,刘仁辰建议按照深圳重点产业方向规划概念验证项目领域,依据领域组织筛选和评审概念验证项目进入支持计划。组织学术界专家、产业界专家和投资界专家组成概念验证专家咨询委员会,每次从委员会选取一定数量的专家与市科技主管部门进行项目联合评审。同时设置项目经理,负责项目对接、辅导、辅助申报及跟进服务。向相关机构长期开放概念验证项目申报,定期开展项目筛选评审。
在资金方面,他表示可以政府资金为主体投入设立概念验证基金,委托早期科技投资孵化经验丰富的专业机构进行市场化管理。刘仁辰建议每年支持项目数不少于50个,单个概念验证项目支持额度不超过100万元,项目执行期不超过两年。参考国际经验,对于概念验证失败的项目,基金与科研人员共担损失;对于概念验证成功的项目,如未来在深圳产业化可转为无偿资助或还本付息,如未来在外地产业化将转化为公司股权分享其收益。
对获得支持的概念验证项目,刘仁辰建议通过产业专家咨询、技术创业教育、创新交流活动等方式,对接产业和金融资源,帮助其逐步明确市场机会与商业前景。设立概念验证项目成果展示与路演平台,支持其推广产品和获取投融资等创新服务。对接中试工程化平台资源,优先对概念验证项目提供中试硬件支持和软性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