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PHZ致力于打造以知识产权为核心,搭建促进国际技术转移科技成果转化的专业化服务平台!

KPHZ致力于打造以知识产权为核心,搭建促进国际技术转移科技成果转化的专业化服务平台!

新闻中心

“科里科气”的合肥,为什么能?

来源:合肥日报 发布时间: 2022-01-11
科技创新离不开人才。过去一年,合肥坚持用好人才第一资源,努力让人才“抢着来”而不是“抢过来”,让人才队伍加速集结、创新力量加速释放。截至目前,全市汇聚各类人才超200万人,其中已认定高层次人才8000余人,在肥服务院士138人,每10万人口中拥有大学文化程度2.6万人。

  时间,是最客观的记录者。

  

  回望2021年,合肥科技创新浪潮翻涌,激荡高质量发展澎湃动能。

  

  是年5月,“人造太阳”以1.2亿摄氏度的温度持续“燃烧”101秒,将1亿摄氏度20秒的原世界纪录延长了5倍。短短7个月后,喜讯再次传来。这次,这一大科学装置实现1056秒的长脉冲高参数等离子体运行,再创新的世界纪录。

  

  “人造太阳”屡创纪录,是过去一年合肥科技创新的一个剪影。

  

  这一年,“九章二号”成功问世,求解特定问题比超算快亿亿亿倍;中国科大研究团队将光存储时间提升至1小时,大幅刷新德国团队创造的光存储1分钟世界纪录……一批原始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彰显了合肥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的决心和实力。

  

  新一年,新征程,锚定目标再出发。

  

  合肥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坚持把创新放在核心地位,不断健全创新体系,持续优化创新环境,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奋力在科技强国建设中担纲承梁。

  

  安徽创新馆。

  

  夯实创新基础,创新资源加速集聚

  

  在合肥,创新驱动从来都是这座城市瞄准未来发展的选择与共识。

  

  2021年新春伊始,合肥便召开一场规格高、规模大的科技创新大会,强势宣示全市上下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奋力迈向科创名城的坚定决心。

  

  在庐阳区三十岗乡,合肥第四个大科学装置——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备受关注。令人期待的是,聚变堆主机园区工程已基本建设完成,将逐步交付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使用。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国际聚变领域参数最高、规模最大的综合性研究测试平台。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科学装置园区。

  

  作为全国第二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如今的合肥,成为全国大科学装置最密集的地区之一,基础科研能力位居全国第三,主要创新指标稳居全国前列。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1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世界区域创新集群百强榜单上,合肥排名第73位,较2020年上升6位。

  

  以重大平台建设为支撑,合肥大力促进创新资源加速集聚。

  

  安全,是一座城市发展的底线。依托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2021年,合肥在全国率先开展城市生命线工程安全运行监测系统的研发和实施应用,保障桥梁、供水、燃气及热力管线等城市生命线基础设施安全运行。

  

  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城市生命线工程安全运行监测系统。

  

  如今,“城市生命线系统”已在全国30多个城市推广,成为合肥全面深化大院大所大学合作对接的生动实践。

  

  市科技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过去一年,合肥持续深化与大院大所大学合作,新建了3所新型研发机构,截至目前,全市新型研发机构已达30家。同时,合肥出台新型研发机构管理办法,不断提升现有新型研发机构功能。

  

  以中科大先研院为例,已累计建成应用工程技术中心19家,联合实验室66家,获批省部级重点实验室3个,累计申请各项专利393项。依托国家级孵化器,已经孵化了292家企业。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

  

  科技创新离不开人才。过去一年,合肥坚持用好人才第一资源,努力让人才“抢着来”而不是“抢过来”,让人才队伍加速集结、创新力量加速释放。截至目前,全市汇聚各类人才超200万人,其中已认定高层次人才8000余人,在肥服务院士138人,每10万人口中拥有大学文化程度2.6万人。

  

  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是国家和地区科技创新竞争力的重要指标。近年来,合肥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3.52%,跃居省会城市第3位。

  

  深化体制改革,创新活力持续迸发

  

  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犹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只有两者共同驱动,才能把创新活力充分激发出来。

  

  时间,对于科技人员来说比金子还要珍贵。为了保障科研时间,合肥结合全市科技创新实际,制定发布相关文件,将“无谓的迎来送往活动”“不必要的评审评价活动”具体细化成“十条负面清单”,纳入市委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督查范围。

  

  科研人员正在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真空室安装被动板钼瓦、检查天线。

  

  “合肥的用心之举,能够更好保障我们把更多时间和精力用在科研上。”从中国科大毕业的董宁和团队成立合肥埃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专注机器视觉核心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已经在这条赛道上攻克了一道道关卡。

  

  科技创新是一项系统性工作,需要多方形成合力,更需要一个专门的机构统筹协调。合肥市设立科技创新委员会,作为专门议事协调机构,统筹协调科技创新过程中的重大问题,负责组织编制战略规划、研究制定政策措施、协调推进重大事项、评估督查重点工作、开展政策绩效评价等。

  

  “设立科技创新委员会,由市委统一领导,明确职责,可以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在全市形成推动‘大科技’的‘大格局’,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带动作用,大力促进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合肥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唐明德坦言。

  

  由中国电科38所研发的高性能77GHz毫米波芯片及模组。

  

  为弘扬科学家精神、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合肥还将每年9月20日设为“科技创新日”,通过“发布一批科技创新成果、表彰一批优秀科技工作者、宣传一批科技先进人物”等活动,引领全社会形成热爱科学、尊重人才、崇尚创新的良好氛围,让人才创新创造的活力充分涌流。

  

  在合肥,越来越多科技人员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新的一年,合肥将坚定不移把体制改革,作为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法宝,以创新制度保障“创新愉快”,让“科技之光”闪耀创新之城。

  

  有“人造太阳”之称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

  

  强化政策扶持,推动科企走向“顶天立地”

  

  全芯智造是国内首家专注于半导体制造领域的EDA软件企业,致力于通过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改造半导体制造业。

  

  “在合肥一系列政策支持下,全芯智造坚持高强度研发投入,目前已经吸引半导体等相关产业各类人才309人,其中博士38人,为快速突破高精尖技术瓶颈提供了人才支撑。”全芯智造CEO倪捷说。

  

  过去一年,在合肥,与全芯智造一样收获满满的还有许许多多的创新企业。合肥市着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健全“科技型中小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高成长企业”培育链条,推动科技企业由“铺天盖地”走向“顶天立地”。

  

  企业是最活跃的创新主体。只有企业的创新热情得到充分激发,创新之基才得以牢固。

  

  在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拍摄的柔性屏。

  

  2021年,合肥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出台企业研发费用补助政策,深入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100余家企业获租用仪器设备和引进高科技人才补贴1100万元。同时,新增组建技术创新中心6家,全市累计达16家,不断提升企业技术研发能力。

  

  科技型企业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市科技局高新处有关负责人介绍,2021年,合肥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接近翻一番,总数达4905户。一年净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首次突破千户大关,总数超4500户。与此同时,新增科创板上市企业6家、总数达13家,居省会城市第2位。

  

  京东方BOE画屏。

  

  立足新阶段,贯彻新理念,服务新格局。

  

  未来,合肥将继续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发挥大企业引领支撑作用,支持创新型中小微企业成长为创新重要发源地,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支持领军企业组建体系化、任务型的创新联合体,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加快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性技术。

  

  攻坚成果转化,推动“创新花”结满“产业果”

  

  巢湖岸边,安徽创新馆熠熠生辉。2021年4月,首届中国(安徽)科交会在这里举行:发布科技成果1043项,视频云签约项目60个,金额达282亿元……

  

  这,仅仅是安徽创新馆致力科技成果转化的一个缩影。

  

  在安徽创新馆,市民在参观同步辐射装置模型。

  

  作为全国首座以创新为主题的场馆,安徽创新馆自带“汇聚创新合力,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使命,构建“政产学研用金”六位一体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打造千亿级科技大市场。2021年以来,已举办成果转化活动近60场,发布创新成果1800余项。

  

  创新成果不能“锁”在实验室里。合肥加速发力,以服务体系建设释放科技成果转化潜力,推动科技成果就地交易、就地转化、就地应用。

  

  每一笔,都浓墨重彩;每一步,都稳健有力。

  

  2021年,合肥进一步健全成果转化政策制度,实施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三年攻坚行动,出台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若干政策。同时,推动建设科技服务平台载体,新增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29家、省级19家,新增获批国家级大学科技园、科技企业孵化器3家,支持安徽创新馆打造千亿级科技大市场。

  

  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研发中心外景。

  

  “我们还推进科技金融深度融合。”市科技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合肥用好市天使基金,推动高层次人才引进和科技成果转化,截至2021年年底,市天使基金规模62400万元,累计投资项目142个。

  

  技术合同成交额是衡量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指标。数据显示,2021年1~10月,全市吸纳输出技术合同交易总额达393.32亿元,增长43.9%。

  

  聚势、赋能,合肥正在科技创新赛道上加速奔跑……

         

  KPHZ国际技术转移中心致力于搭建促进国际技术转移的专业化服务平台。中心成立专家委员会,为引入的资源服务平台把关,中心以电子信息智能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技术领域为关注重点,先进技术引进和技术转移包括美国、英国、德国等国家。KPHZ整合优质资源,提供专业的国际技术转移服务,通过技术授权、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投融资服务等模式,实现“孵化成果、孵化企业”,促进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


上一条: 山东省地矿局四院4项科技成果获省自然资源科学技术奖
下一条: 交通管制 | 9月1日起,北京部分道路交通管制!具体路段→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