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PHZ致力于打造以知识产权为核心,搭建促进国际技术转移、科技成果转化的专业化服务平台!
KPHZ致力于打造以知识产权为核心,搭建促进国际技术转移、科技成果转化的专业化服务平台!
与太原理工大学签署材料成型技术与装备研究院战略框架合作协议,重点围绕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智能铸造开发开展合作;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签订战略框架合作协议,重点围绕富硒土地黑小麦选育种开展合作;与山西农业大学共建“食用菌”培养基地,为农大理论研究成果提供试验平台……这是洪洞县深化省校合作,加快推进“12大基地”建设的一个缩影。
平台聚才
科研与产业同频共振
“深化省校合作,共建12大基地”活动开展以来,洪洞县主动作为,依托企业积极对接各大高校,依托高校人才资源、科技成果富集等优势,充分发挥区位、资源、环境等方面的比较优势,持续推动校地在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等方面开展深度战略合作。
洪洞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洪洞县承载科技成果转化的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瞄准打造“六新”产业为目标,成立先后打造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材料成型技术与装备研究院、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为校企之间搭建起全链条合作对接平台。先后有山西飞虹光电科技郝跃院士工作站、山西省金属材料精密智能成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西农业大学—洪洞恒富舜晨食用菌培养基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富硒产品研发等多个高校科研平台延伸共建,孵化出3D智能打印、光谱芯片制备、优质脱硫焦等10多个“六新”项目,成为洪洞高质量转型发展的“科研先锋”。
一个个理念从构想到实现,一个个项目从“孵化”到“结果”。在洪洞,校企合作不断促进了科研成果就地转化,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释放了洪洞高质量创新发展的新动能,有效推动科研与产业同频共振、高校与地方互利共赢。
生态留才
服务和保障双管齐下
洪洞县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鼓励人才创新创业。建立省级以上研发机构,申报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创新平台的,给予20—200万元不等资助;对引进的驻洪工作院士、国家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学术技术带头人给予专项科研经费;对获得国家、省科研经费资助的产品研发项目给予1∶1的科研经费等。
唯才是举,思贤若渴。在对科研创新项目加大投入的同时,洪洞县还创新推出《“引才兴槐”人才新政》拿出真金白银补贴,吸引各类人才加速集聚。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根据人才类型给予安家费和工作津贴;对来洪创新创业或者开展技术项目合作、技术指导交流的高层次人才,资助往返交通费、生活补贴等。
深度融合
地方和高校携手并进
深化省校合作工作开展以来,洪洞县专门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建立校地合作工作专班,加强部门联动机制,变“一对一”单向对接为“多对一”协同推进,“12大基地”建设推进有力、成效初显。
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山西农业大学开展富硒小麦、玉米等杂粮的“硒”含量技术研究,并在全县进行示范推广;与中国矿业大学开展引进的智能化NOO工法采煤新技术项目,致力于建设现代化智能型煤矿......“引进一个人才,聚集一个团队,兴起一个企业,推动一个产业”,校地合作带来的连锁效应在洪洞持续发酵,推动着校地合作结出累累硕果,这些成果如同“引擎”一般,为洪洞高质量转型发展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近者悦而尽才,远者望风而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洪洞县将以更加开放的人才理念,更加灵活的工作机制,更加优质的人才环境,诚邀天下英才相聚槐乡、共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