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PHZ致力于打造以知识产权为核心,搭建促进国际技术转移科技成果转化的专业化服务平台!

KPHZ致力于打造以知识产权为核心,搭建促进国际技术转移科技成果转化的专业化服务平台!

新闻中心

重庆9项成果获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

来源:重庆日报 发布时间: 2021-11-03
11月3日,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重庆共有9项成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技术发明奖二等奖3项、科技进步奖二等奖6项;主持完成的有3项,参与完成的有6项。

  11月3日,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重庆共有9项成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技术发明奖二等奖3项、科技进步奖二等奖6项;主持完成的有3项,参与完成的有6项。

  

  近年来,我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主动力,强化基础研究源头供给,注重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强产业科技创新,持续优化近悦远来的良好环境,创新成果不断涌现。重庆日报记者梳理获奖名单发现,此次重庆的获奖项目涵盖了土木建筑、医药卫生、装备制造、农业等领域。

  

  由重庆大学李百战教授主持完成的“建筑热环境理论及其绿色营造关键技术”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该项目属土木建筑领域,项目组围绕建筑热环境理论及其绿色营造关键技术研发与工程应用,形成了动态热环境营造技术标准体系,研发了热环境智慧节能、高效调控关键技术与装备,构建了我国建筑热环境绿色营造标准体系,成果应用于国家体育场、成都双流机场、重庆机场等30余项重大工程,近3年新增产值35.72亿元,新增利润4.73亿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由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张曦教授主持完成的“难治性白血病诊治新策略的建立与临床应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该项目属医药卫生领域,围绕解决难治性白血病耐药机制不明、缺乏有效安全治疗手段这一国际医学难题,创新性提出“微环境重塑”新思路,研发去除“微环境庇护”和修复“微环境损伤”新技术体系,为逆转白血病耐药提高造血干细胞移植安全提供诊治新策略,显著降低死亡率,得到国内外同行认可,推动了本学科领域的科技进步,为保障人民健康和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由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唐康来教授主持完成的“足踝外科精准微创治疗关键技术体系建立与推广应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该项目属医药卫生领域,项目围绕足踝伤病治疗难题,开展系列精准微创治疗关键技术及相关理论研究,建立了足踝外科精准微创治疗技术体系,创建了难治性踝关节伤病系列关节镜微创新技术和足部严重畸形非融合矫正治疗新体系,手术并发症和感染率大幅度下降,重返运动率明显提高,在国际、国内及军内广泛推广,显著提升了我国足踝外科整体治疗水平。

  

  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市将坚持“四个面向”,充分发挥科技奖励激励和引导创新的作用,调动一切创新资源,激发一切创造活力,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产生转化应用,为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提供有力支撑。

  

  据悉,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评选出264个项目、10名科技专家和1个国际组织。

  

  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46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44项;国家技术发明奖6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58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57项:特等奖2项,一等奖18项,二等奖137项。有8位外国专家和1个国际组织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分量最重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颁给了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顾诵芬院士和清华大学王大中院士。

         

  KPHZ国际技术转移中心致力于搭建促进国际技术转移的专业化服务平台。中心成立专家委员会,为引入的资源服务平台把关,中心以电子信息智能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技术领域为关注重点,先进技术引进和技术转移包括美国、英国、德国等国家。KPHZ整合优质资源,提供专业的国际技术转移服务,通过技术授权、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投融资服务等模式,实现“孵化成果、孵化企业”,促进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
上一条: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设科技强省!
下一条: 交通管制 | 9月1日起,北京部分道路交通管制!具体路段→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