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PHZ致力于打造以知识产权为核心,搭建促进国际技术转移科技成果转化的专业化服务平台!

KPHZ致力于打造以知识产权为核心,搭建促进国际技术转移科技成果转化的专业化服务平台!

新闻中心

重庆璧山: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迈向“市场化”

来源:华龙网 发布时间: 2021-10-28
科技成果转化,普遍面临“最后一公里”难题。10月27日,“科创新川渝——‘川渝一盘棋 唱好双城记’”网络主题活动走进位于璧山区的重庆高新技术产业研究院,在这里,科技成果转化的难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0月27日17时30分讯(邱小雅)科技成果转化,普遍面临“最后一公里”难题。10月27日,“科创新川渝——‘川渝一盘棋 唱好双城记’”网络主题活动走进位于璧山区的重庆高新技术产业研究院,在这里,科技成果转化的难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2019年,璧山投入4亿元成立了国有独资企业——重庆高新技术产业研究院,专门致力于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成立不到3年,这里已经逐步探索出一条体制改革激发动力、市场运作集聚资源、成果转化生成产业的有益路径,打通科技成果转化落地“最后一公里”,推动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迈向“市场化”。

  

  据介绍,与“行政化”研究院不同,重庆高新技术产业研究院则完全市场化、产业化。研究院除了科技人员,还汇聚了大量工程、金融、财务、评估以及市场营销等领域的人才。

  

  重庆高新技术产业研究院相关负责人介绍,打造复合型团队就是要推动科技成果完成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最后一跃”,把专利变成产业,把paper变成“钱”。

  

  从“生产线”迈向“市场化”

  

  如何将成果从生产线推向市场?重庆高新技术产业研究院也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子。

  

  2002年以来,重庆大学自动化学院一支研究团队持续深耕无线充电技术,并走在学界前列,但因缺乏中试环节和启动资金,在产业化方面一筹莫展。

  

  2019年,重庆高新技术产业研究院找到这一团队,双方约定:项目团队整体“入孵”璧山,以专利技术作价3000万元入股,研究院出资2000万元,共同成立华创智能研究院有限公司。

  

  由于技术实力过硬,加之应用场景广阔,公司现已推出无人机库、汽车动态无线充电等产品或技术,入孵仅一年就实现营收1100万元。

  

  得益于成果转化效益突出,2020年,重庆高新技术产业研究院获评“重庆市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并成为带动璧山创新发展的“母体”。

  

  “未来,重庆高新技术产业研究院还将引入战略投资者,实施混改,做强自身科技成果转化优势与专长,在孵化科技型企业方面持续发力。”璧山区相关负责人说。

         

  KPHZ国际技术转移中心致力于搭建促进国际技术转移的专业化服务平台。中心成立专家委员会,为引入的资源服务平台把关,中心以电子信息智能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技术领域为关注重点,先进技术引进和技术转移包括美国、英国、德国等国家。KPHZ整合优质资源,提供专业的国际技术转移服务,通过技术授权、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投融资服务等模式,实现“孵化成果、孵化企业”,促进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
上一条: 陕西科技大学围绕两链融合参与秦创原建设促科技成果转化
下一条: 交通管制 | 9月1日起,北京部分道路交通管制!具体路段→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