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PHZ致力于打造以知识产权为核心,搭建促进国际技术转移、科技成果转化的专业化服务平台!
KPHZ致力于打造以知识产权为核心,搭建促进国际技术转移、科技成果转化的专业化服务平台!
金秋时节,武汉又入围一项重磅榜单——由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联合自然科研发布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1中,武汉与中国其他8个城市或都市圈入列全球前50。评估报告称,武汉等城市创新经济表现活跃,开始进入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视野。
作为科教大市的武汉,如何依靠科技创新催生更多新发展动能?破解科研经济“两张皮”、技术应用和技术转化难等痼疾,是一个关键。
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怎样缩短、再缩短?武汉探索的路径是:让“一公里”的两头都动起来。今年以来,通过湖北实验室落地、“揭榜挂帅”项目等,更多在汉高校院所、院士专家科技成果就地、就近转化;通过支持企业加快技改、梯次培育科技型企业群体、落实高新技术企业奖励政策等,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得到更好发挥,科技创新的“关键变量”正加快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
应用场景成为科技成果转化“加速器”
光电工研院已达成上亿元意向订单
国庆假期后首个工作日,武汉华引芯和小驴机器人两家企业负责人的手机备忘录几乎同时提醒:有一场重要的线上会议即将召开。
半小时后,会议召集方——武汉光电工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产品经理王泽华开启了语音通话,直切主题:“两位老总,这一次的场景客户是……”
光电工研院是武汉第一批成立的“四不像”新型研发机构,目的是从成果转化源头介入,通过搭建应用场景等方式,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而这些应用场景,能够为新技术、新成果提供市场化应用的“试水”。就在上月深圳开幕的第23届中国光博会上,光电工研院的“常态化疫情防控”城市级场景解决方案一经发布,就收获了几个合作意向。
这套集成了多功能消毒门、慢速消杀机器人、222纳米无伤害远紫外灯、AI摄像头等智能化产品的方案,用上了华引芯研发的UVC深紫外灯,这家企业积累了高端LED光源研发的国际领先技术,还用上了小驴最新一款的消杀机器人,这家人工智能企业研发出多款机器人,两年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它们都是光电工研院的孵化企业。
光电工研院战略与科技孵化总监吕威介绍,为助力孵化企业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他们一方面寻找来自企业的优秀技术,一方面抢抓新基建市场需求,成立场景孵化器,引导产品开发,并以光电工研院为平台,对技术产品进行集成,形成解决用户需求、提升用户感受的完整场景解决方案,再推向市场。目前,该院已形成包括智慧水务、智慧城市和安全应急在内的数十套场景解决方案,达成上亿元意向订单。
实际上,自2012年起,武汉相继注册成立10多家工研院,这些集技术研发、产业孵化、企业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机构,积极探索着缩短“科研-转化-产业”的时间周期。
超500场活动帮助科学家对接企业家
外地院士团队来汉接连签成果转化订单
位于东西湖食用菌产业基地的大棚内,满眼尽是一串串悬挂于绳上的挂袋,一朵朵鲜嫩的木耳,从挂袋中“破土而出”。
经当地维农种苗公司引进、一年试种后,今年,吉林农业大学教授李玉院士的“食用菌数字化育种”项目落地东西湖区,5个月过去,产量已是普通木耳品种的2-3倍。瞄准粮食安全战略性问题,院士团队要在此建成国内规模最大、品种最全的食药用菌资源库。
落地前一年,李玉院士3次到汉考察,如今,院士团队充满信心:“巨大的市场需求量、密集的大型食品加工企业资源、良好的高标准设施农业基础,让我们感觉到,落户武汉,我们来对了!”
找准产业沃土,科学家深植创新“种子”,一颗接一颗。就在上月,2021年武汉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活动武汉临空港经开区(东西湖区)专场上,李玉院士团队在汉又签下“分子育种技术创新及产业化”项目,力争打造国内领先的食用菌数字化育种实验室。
发力“院士经济”、探索“政产学研金服用”七方联动的转化链条……近5年来,武汉举办的科技成果转化活动已突破500场,登记交易技术合同成交额逐年攀升,今年更有望突破1000亿元。
如今,在7大湖北实验室、在40多家国家级孵化器、在130多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内,科技成果转化的步伐不断加快、越走越宽——
在珞珈实验室,龚健雅院士的“遥感广义几何成像模型与精确处理方法/光学遥感影像智能化处理方法”,成功在武汉云成卫星科技有限公司、武大吉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转化,可用于我国40余颗卫星的地面数据处理;
在武汉首个获国家认定的新能源领域孵化器——新能源科技企业孵化器,华中科技大学教授谭必恩研发的多孔有机聚合物材料,能安全存储氢气和天然气,目前正从以克为单位的“小试产品”走向以百公斤为单位的“中试产品”,规模化量产指日可待。
省级及以上企业研发平台集聚光谷
成科研转化新基地
10月9日,从华工科技下线的400G光模块产品,正在装车发往北京客户处。今年,该企业对外宣布400G硅光芯片研发成功,未来,装上自研芯片的产品不仅能节约15%的成本,还将彻底摆脱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风险,让企业能够在供给数据中心的高端光模块领域站稳脚跟。
华工科技超前布局,组建硅光技术团队。今年5月刚加盟企业的青年博士陈尧佳,曾就读于中国科技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硅基光电子研发,受师兄、华工科技的硅光技术专家邹博士之邀来到光谷。
在国家、地方政策加持下,在企业以才招才热诚邀约下,包括陈尧佳在内,目前邹博士带领的硅光技术研发团队已经有12名成员,其中博士占5人。华工科技副总裁张勤介绍,从高技能人才到高端研发人才,在华工科技,有“生产一代、研发一代、储备一代”的创新自觉和与之匹配的一套健全的人才培养体系。
“同时,政府鼓励企业创新,愿意共担高投入。”张勤介绍,企业进入光谷“3551引才重点企业名录”后,获得了一个自主举荐高层次人才或者产业教授的资格。企业荐才可被认定,高层次人才、产业教授可分别获得100万元、30万元无偿资助资金支持,比如带领研发团队的邹博士,就享受到了相关政策支持。
在武汉,培育或引进“产业教授”的企业越来越多。以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为例,截至2020年底,仅通过光谷持续十余年的人才计划,高新区已集聚诺贝尔奖得主4名、中外院士68名、“3551光谷人才计划”专家2271名,成为光谷10万家企业的创新生力军。
更多的科研成果在企业内部转化。如华工科技,除与华中科技大学共建有激光加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外,还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四个国家级研发平台提供强大创新动力,近3年研发投入平均增长30%。
政府和企业形成合力,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增强。最新发布的光谷创新发展报告显示,2020年,仅东湖高新区就拥有省级及以上企业研发平台累计达366家;产业技术研究院总数达14家。同时,在作为科技创新活动重要主体的“高新技术企业”的赛道角逐中,2020年,武汉高企增量居全国第四,全年净增高新技术企业1842家,总量达到6259家。
【 文章来源 】长江日报-长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