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PHZ致力于打造以知识产权为核心,搭建促进国际技术转移科技成果转化的专业化服务平台!

KPHZ致力于打造以知识产权为核心,搭建促进国际技术转移科技成果转化的专业化服务平台!

新闻中心

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正确认识这四个着力点

来源:科技日报 发布时间: 2021-10-13
科技成果评价是科技评价的根本所在。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是科技评价自身演化的大势所趋、国际科技评价发展的焦点所在,更是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发展所需。

  科技成果评价是科技评价的根本所在。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是科技评价自身演化的大势所趋、国际科技评价发展的焦点所在,更是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发展所需。前不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从“评什么”“谁来评”“怎么评”“怎么用”4个方面发力,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促进高质量成果产出与应用。如何正确认识这4个着力点的内在涵义是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的关键。

  

  “评什么”:处理好形式与本质的关系

  

  科技成果具有不同的展现形式,论文、专利、奖项等都是衡量成果水平和价值的重要方面。论文是交流科学发现和创新思想的载体,专利是为保护发明创造或技术创新成果而赋予的法律权利,奖项是对科研活动产出水平和贡献的认可。尽管论文、专利、奖项在一定程度上都能表征科技成果的水平,但单纯以“数数”或计算影响因子的方式来衡量科技成果的水平和价值则是因果倒置,导致以表面的形式掩盖了背后的本质。随着科技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科技成果的价值日益多元化,主要体现在科学、技术、经济、社会和文化5个方面。科技成果的首要价值是增进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知识和能力,在发现新现象、揭示新原理、发展新方法、孕育新技术的同时,要促进科学技术不断演进,提升科技成果的技术价值。科技成果的经济价值体现在提升产业竞争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创造新产业,以科技创新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科技成果的社会价值体现在为增加社会福祉、改善人民生命健康、优化生态环境、创造更美好的生活提供更大的贡献。文化价值是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价值,是指科技成果应用后对普及科学知识、培育科学家精神、营造创新氛围、孕育新思想、产生新变革等形成的贡献和影响。科技成果评价要回归其价值本身,处理好成果形式与本质之间的关系,要将科技成果的价值作为评价的核心,坚持“破四唯”和“立新标”并举,根据科技成果不同特点和评价目的,细化“五元价值”的评价标准和重点,有针对性地评价科技成果的价值。

  

  “谁来评”:共同发挥政府与市场的作用

  

  科技成果贯穿于科技创新活动全过程,评价处于不同创新环节、具有不同特点和应用需求的科技成果,涉及的主体也会有所不同。科技成果同时具有公共产品和商品的双重属性,科技成果的产生属于科研活动,科技成果的应用与转化则属于经济活动,因此,对科技成果价值的评价,需要共同发挥政府与市场的作用,调动各类主体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处理好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关系,构建由政府、企业、金融投资机构、第三方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构成的评价体系。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科技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利用市场的供需、价格、竞争等调节机制,引导高质量成果的产出,并能够识别出真正有价值的成果;另一方面更好地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既要“有限”,更要“有为”,通过简政放权,赋予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充分的自主权,减少政府主导的评价,注重引导社会力量和市场力量的介入,支持建立行业标准,引导第三方评价和市场化评价的规范发展。

  

  “怎么评”:考虑方法的局限性与成果的复杂性

  

  随着科技活动的日益复杂化和逐步交叉化,科技成果的价值也越来越多元化和差异化,突显出评价方法的局限性。科技成果的评价方法,从早期以专家为主的同行评议,发展到后来以数据为主的定量评价以及定量定性相结合的综合评价,为科学、客观地开展科技成果评价提供了有力的工具。然而,这些方法在具体的评价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同行评议会带来人情关系、主观臆断等弊端,定量评价会带来重数量轻质量、打包拆分、甚至学术不端等问题。科技成果的复杂性、专业性、阶段性及其影响的时滞性和难以预测等特点,决定了科技成果评价仍然是世界性难题,需要在理论方法研究和实践摸索中不断完善。因此,一方面,要围绕科技成果的多元价值、多种形式,加强科技成果评价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特别是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发展新的评价方法;另一方面,要根据不同阶段、不同类型科技活动产生的科技成果及成果的属性、形态、价值等,探索形成符合科学规律的多维度、多层次的分类评价机制。同时,要加强中长期评价、后评价和成果回溯评价,提升科技成果评价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可用性,合理确定不同科研人员对成果的实质贡献。

  

  “怎么用”:认识评价工具性与功能性的关系

  

  科技成果评价是科技管理的一种手段,具有工具属性,科技成果评价如何发挥指挥棒作用,关键在于如何使用评价结果,以提升管理决策水平,促进科技创新的发展。正确使用评价结果,是有效发挥评价导向、激励和决策支撑等功能的前提,是决定科技成果评价改革成败的关键。正确使用评价结果,既不能盲目扩大使用范围、滥用、错用,又不能将评价结果束之高阁,搁置不用。要发挥好评价的导向作用,从需求侧入手引导高质量成果的形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良好的作风学风和科研生态;发挥好评价的激励作用,奖励真正有贡献的个人、团队和机构,激发科研人员和科研机构的积极性,引导科研人员主动开展高水平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活动;发挥好评价的决策支撑作用,将科技评价结果作为科技资源配置、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等的重要依据,提升决策的科学性,保障科技创新活动的有效性。

  

  落实《关于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的指导意见》的要求,将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的“蓝图”转化为“施工图”,还需要细化实化相关任务,压实各方主体责任,需要政府、科技界、产业界等各方共同努力,充分发挥好评价指挥棒作用,坚持以科技创新质量、绩效、贡献为核心的评价导向,带动科技评价乃至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入,促进高质量科技成果不断涌现,为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有力支撑。

  

  (程燕林 代 涛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

        

  KPHZ国际技术转移中心致力于搭建促进国际技术转移的专业化服务平台。中心成立专家委员会,为引入的资源服务平台把关,中心以电子信息智能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技术领域为关注重点,先进技术引进和技术转移包括美国、英国、德国等国家。KPHZ整合优质资源,提供专业的国际技术转移服务,通过技术授权、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投融资服务等模式,实现“孵化成果、孵化企业”,促进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
上一条: 科技大市场“牵线搭桥”助推企业创新发展
下一条: 交通管制 | 9月1日起,北京部分道路交通管制!具体路段→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