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PHZ致力于打造以知识产权为核心,搭建促进国际技术转移、科技成果转化的专业化服务平台!
KPHZ致力于打造以知识产权为核心,搭建促进国际技术转移、科技成果转化的专业化服务平台!
本周起,《佛山市南海区强化制造业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方案》(下称《方案》)正式实施,计划到2025年,各级财政将安排不少于200亿元,撬动全社会研发投入不少于600亿元,共同构建“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人才团队)—企业研发机构—创新产业载体”的创新生态链,让科技创新成为南海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
《方案》明确,提升科技创新转化效率,是南海强化制造业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首要目标。南海预计到2025年,各级财政将安排不少于200亿元,撬动全社会研发投入不少于600亿元,大手笔构建创新生态链,力争将R&D(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提升至3.6%以上,推动3200家规上企业成立研发机构,高新技术企业达4200家,“专精特新”企业达850家,省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达600家。
在通往上述目标的道路中,科创平台是最重要的抓手之一。没有高水平理工类大学可以依托的南海,庞大的中小企业要实现创新驱动,引入与南海传统优势产业相匹配的科创平台,并搭建平台与企业精准对接的渠道,提高平台科研成果转化率,是最具性价比与可操作性的途径。
更何况科创平台还将带来另外一份惊喜:科创平台的入驻,往往伴随着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引进。如广工大数控装备协同研究院落户南海8年来,已孵化、培育出5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佛山(华南)新材料研究院入驻后一次性带来14家科技型企业,其中1家落地当年营收就已超千万。
科创平台也由此成为《方案》中的主要发力点之一。仅《方案》中提及的,与科创平台直接相关的配套文件就有4份,包括制定《南海区加强创新平台分类管理办法》,围绕创新平台的研发能力、成果转化、企业孵化、科技服务、人才引进等方面科学设置评价指标,建立年度考核、季度监测工作机制;对创新平台产业类别、研究方向、仪器设备等进行分类分级并定期向社会公布,在条件允许下向社会有偿开放仪器设备。
制定《关于财政奖补扶持科创平台建设的管理办法》,探索将财政奖补资金通过国资企业以基金、股权、物资采购、物业出租等多种形式投入创新平台,探索利用融资租赁、资产证券化等多种方式,为区内实验室、研究机构提供设备采购、物业配套等支持。计划到2025年,各级财政投入创新平台建设累计不少于100亿元。
修订《佛山市南海区促进科技企业创新发展扶持办法》,对本地企业购买南海创新平台及其全资子公司技术研发服务的,每家企业每年最高补贴100万元;鼓励创新平台与骨干企业共建高水平研发机构,对创新平台服务企业获得认定省级以上研发机构的给予创新平台奖励扶持。
制定《佛山市南海区“揭榜挂帅”和重点领域科技攻关实施细则》,支持企业与创新平台开展产业关键技术攻关,支持额度最高达到5000万元。
除此之外,南海还搭建了南海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由南海区科技局与广工大数控装备协同研究院共建运营,采取线上需求撮合和线下需求对接的模式,促进创新平台与本地企业对接;策划组织行业协会走访季华实验室、仙湖实验室等代表性科创平台,加深本地行业企业对科创平台的了解,搭建产业链协作渠道。
“将科研成果作为创新平台考核的最重要指标。”《方案》明确,创新平台要坚持“满足南海所需、服务南海发展”的定位,围绕全区重点产业链的强链、补链、延链,推动具有产业化价值的科技成果在南海转化应用或规模化生产,南海也对平台引进或孵化的企业在政策上予以优先支持。
来源: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