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PHZ致力于打造以知识产权为核心,搭建促进国际技术转移科技成果转化的专业化服务平台!

KPHZ致力于打造以知识产权为核心,搭建促进国际技术转移科技成果转化的专业化服务平台!

新闻中心

合工大智能院:构建“校企合作”创新模式 激发科技成果转化新动力

来源:基础研究与平台建设处 发布时间: 2022-05-12
自2014年成立以来,合工大智能院不断围绕智能制造产业,通过科技源头高效供给、平台建设协同创新、“校企共生”模式构建、“双导师制”人才培养输送等创新举措,聚焦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助力合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合工大智能院”)是合肥市政府和合肥工业大学共建的合肥市新型研发机构。自2014年成立以来,合工大智能院不断围绕智能制造产业,通过科技源头高效供给、平台建设协同创新、“校企共生”模式构建、“双导师制”人才培养输送等创新举措,聚焦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助力合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强化科技源头高效供给,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

  

  合工大智能院聚焦智能制造产业,累计培育117家高科技企业,总注册资本超10亿元,其中17家培育企业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家培育企业在安徽省股权交易中心科创板挂牌。组建了32个科技研发及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培养了3500名“双导师”硕士研究生,引入20余个智能制造领域高水平团队以及90余个高水平创业团队。获批国家首批现代产业学院、校企协同就业创业创新示范实践基地,揭榜2021年度全面创新改革任务“新型研发机构科教融合培养产业创新人才”。2022年,合工大智能院“校企合作”改革模式成功入选科技部科技体制改革典型案例,成为安徽省唯一入选的典型案例。

  

  搭建资源协同平台,激发科技创新活力

  

  在科技创新过程中,时常存在“资源孤岛”、“技术孤岛”等现象,导致科技创新效率低。面对障碍,合工大智能院搭建科技成果供需“立交桥”。引入建设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智慧电力中心、绿色设计与制造研究所、安徽省先进复合材料设计与应用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保障信息资源互通共享,大大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落地速度和水平,为地方行业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科技支撑。2021年新获批认定安徽省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安徽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安徽省科普基地以及安徽省科普教育基地等4个省级平台,持续为创新平台注入新的发展动能。

  

  构建“校企共生”创新模式,培育壮大孵化企业

  

  长期以来,产学研合作模式多是以科研人员自发、零散的横向科研项目为载体,与企业之间以技术开发咨询为纽带,合同结束,合作即告一段落,导致科研和产业之间衔接不紧密。合工大智能院探索构建了“校企共生”创新模式,并成为孵化培育高科技企业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该模式改变了传统意义上与企业签订一纸合同的“契约式”合作,转变成为利益捆绑的“共生式”合作,有效推动园区100多家企业与学校科研团队开展技术项目对接,实现与园区企业共生共长,涌现出一批典型示范企业。

  

  安徽合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是依托合工大智能院“校企模式”成立的典型代表。自2015年9月成立以来,累计获得多项发明专利和软件著作权证书、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优秀产学研实践基地、安徽省优质小微企业、合肥市科技型中小企业等荣誉称号。2020年,“机器人及伺服驱动的研发与产业化”项目荣获 “创响中国”安徽省创新创业大赛双创之星二等奖。企业自主研发的伺服驱动器系列产品被广泛应用在各种厂家多种规格型号的电机上。

  

  安徽九州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为工业企业提供供应链解决方案的企业,成立于2016年9月,主要服务于京东方、阳光电源、中铁物资集团、富煌集团、长安汽车、江淮等大型的工业制造企业,同时也与美的家电、谊品生鲜等开展合作。先后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安徽省高成长型小微企业、合肥市高成长种子企业、合肥市重点产业企业名录库。2019年,企业自主研发的九州通云物流服务平台正式上线,有效帮助物流公司降本增效。

  

  产教融合,加快产业创新型人才培养

  

  2015年,合工大智能院强化产教融合、科教融合,统筹教育资源,实现优势互补,推进协同育人,面向孵化培育企业、合作园区企业、科技合作企业开展智能制造相关专业订单式“双导师制”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探索。该模式以学校平台为基础,以企业平台为场景,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动手实践、创新创业的机会,把学生的科技实践经历与满足企业的实践技术需求有效结合起来,一方面促进了高校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升了学生专业知识掌握水平和科技实践动手能力,另一方面解决了企业用人难题以及增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受到师生、家长、高校等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加大科技服务力度,充分发挥第三方平台作用

  

  为帮助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合工大智能院积极发挥第三方职能平台作用,提供技术创新、创新成果转化与应用等诊断服务,引导安徽省中小企业走上“专精特新”发展之路。2021年,合工大智能院承接了合肥市企业技术改造对标诊断、安徽省企业管理咨询与诊断活动、合肥高新区智能化改造项目第三方对标诊断服务。诊断期间,引导专家团队与省内外企业开展技术指导和交流合作,手把手辅导企业补充完善各项问题,持续助力企业提质增效。

  

  目前,平台已连续7年为合肥市280家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对标诊断服务;连续2年参加安徽省组织开展的管理咨询对标诊断;组织专家团队参加地市“四送一服”双千工程活动,面对面为企业排忧解难。牵头组建安徽省智能制造产业发展联盟、安徽省智能制造技术标准创新基地联盟、合肥市机器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机构,不断发挥“链主”作用,推动上下游产业链及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

            

  KPHZ国际技术转移中心致力于搭建促进国际技术转移的专业化服务平台。中心成立专家委员会,为引入的资源服务平台把关,中心以电子信息智能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技术领域为关注重点,先进技术引进和技术转移包括美国、英国、德国等国家。KPHZ整合优质资源,提供专业的国际技术转移服务,通过技术授权、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投融资服务等模式,实现“孵化成果、孵化企业”,促进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


上一条: 黔东南州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工作按下加速键
下一条: 交通管制 | 9月1日起,北京部分道路交通管制!具体路段→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