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PHZ致力于打造以知识产权为核心,搭建促进国际技术转移、科技成果转化的专业化服务平台!
KPHZ致力于打造以知识产权为核心,搭建促进国际技术转移、科技成果转化的专业化服务平台!
参考消息网4月22日报道 4月22日,松山湖科学城迎来建设一周年。一年来,东莞举全市之力加快松山湖科学城建设,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捷报频传、一流创新资源加速汇聚、重大项目纷纷落地……
松山湖科学城为什么发展如此快速?科技企业为什么会青睐这里?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经济彰显强劲韧性,位于广东省东莞市的松山湖科学城也成为外媒关注中国、解读中国的切口。
强烈追求科技创新的城市文化
近日,Season Group(一家科技公司)首席执行官卡尔·亨在美国《快公司》杂志网站发表了文章《为什么科技企业应该考虑向中国进军》,讲述了集团工厂在东莞的发展和他本人在莞的亲身经历。卡尔·亨认为,在一个社会如此乐于接受科技进步的国家,在一个有强烈的科技创新文化(2.080, 0.01, 0.48%)的国家,科技或创新行业的企业可以从支持中国科技的快速发展——以及随后受到社会接受和使用——中获得巨大的利益。正是因为东莞有着强烈追求科技创新的城市文化,松山湖科学城才得以迈入更高的发展阶段。
中国散裂中子源落户松山湖见证了东莞社会对科技创新的追求。中国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主任陈延伟还记得十多年前项目建设之初受到当地农民夹道欢迎的场景。在他看来,当时的东莞与北京、上海等高校院所众多的一线大城市相比,科研资源基础匮乏,科技创新存在天然短板。这要求东莞必须用超常规的手段,才可能推动科技资源的引进、集聚和转化。这种对科技创新的内生的紧迫感,最终迎来散裂中子源在东莞的落地。
适合科研人员工作生活的生态环境
2018年德国《商报》驻中国首席代表、专栏作者、作家弗兰克·泽林来到松山湖高新区采访,在他的《科技栖息地》一文中这样描述:松山湖的绿化带甚至比街道本身宽得多。
东莞市委书记、时任东莞市市长肖亚非在接受泽林关于“如何说服研发人员和年轻企业家选择东莞松山湖和滨海湾新区而不是硅谷”提问的书面回复中说到,东莞的松山湖高新区、滨海湾新区在开发建设过程中,也充分学习借鉴了硅谷注重保护生态等理念。特别是松山湖高新区,许多到过的人都认为其生态环境水平甚至可以与硅谷媲美。这也是两个园区吸引人才和企业的一大优势。
松山湖高新区建园伊始就确定了“科技共山水一色,新城与产业齐飞”、“生态与产业并举,创业与宜居并存”的规划理念。建设一年来,松山湖科学城延续“科技共山水一色”的发展理念,将山水生态与科学功能有机融合,打造“北湖南山、一核四区”空间新格局,并以此为基础谋划科学城“四梁八柱”。目前,松山湖聚集新型研发机构30家、高校6所,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超过500家,形成多样化创新格局。
先进制造为科技成果转化带来助力
2020年7月,国家发改委、科技部批复同意东莞松山湖科学城与深圳光明科学城共同建设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这也是全国第4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2022年1月,老挝新闻网刊登《中国“世界工厂”GDP超1万亿元》文章,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常务副主任陈东敏接受记者采访表示,实验室致力于将先进科学和科学资源与地方产业发展相结合的研究,有望帮助“世界工厂”在新时期进一步创新和升级其产业形态。
同期,美联社网站也关注了松山湖高新区20年取得的科技成就。在标题为《经过20年的发展,中国对科学未来的押宝在松山湖科学城成为现实》的文章和视频中,它认为,松山湖所在的东莞市是中国乃至世界著名的制造业中心,完善的产业配套有利于科研成果快速转化为产品服务全世界。
图说:资料图片。图说:资料图片。
事实上,从源头创新、技术创新再到产业化应用,先进制造业不仅成为东莞科技成果转化主方向,也是帮助实验室样品向市场产品转变的加速器。今年初,东莞市人民医院BNCT治疗中心项目正式启动建设。中科院高能所依托中国散裂中子源研发的加速器硼中子俘获治疗实验装置未来可为恶性肿瘤患者提供全新的癌症治疗手段。
今年3月28日,东莞市政府印发《东莞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指出,“十四五”期间,东莞要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创制造强市。有数据显示2021年,东莞高端制造业快速增长。例如,工业机器人产品的产值增加了66.8%,集成电路增加了22.5%,新能源汽车增加了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