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PHZ致力于打造以知识产权为核心,搭建促进国际技术转移科技成果转化的专业化服务平台!

KPHZ致力于打造以知识产权为核心,搭建促进国际技术转移科技成果转化的专业化服务平台!

新闻中心

全国率先,上海农村产权交易所试点农业科技成果优先受让交易模式

来源:上观新闻 发布时间: 2022-03-29
为了解决科企合作中的产权界定不清、利益分配不明、转化流程不畅的问题,农交所一方面着眼理顺农业科技成果的共有产权安排,另一方面创新通过优先受让安排实现价值发现,从保护和利用两个不同的方面形成合力,兼顾各方利益诉求,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共建、共有、共享发展。

  3月24日,上海农村产权交易所在认真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在全国率先组织实施了一项附加优先受让权的农业科技成果交易。这是刚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罗利军团队通过农交所进行的又一宗涉农知识产权转化转让;同时也是农交所为全面落实《种业振兴行动方案》开展的又一项具有全国示范意义的创新。

  

  3月23日下午,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通过科企合作方式与中垦锦绣华农武汉科技有限公司共同选育的节水抗旱稻“旱优8200”品种通过交易所竞价系统完成报价。该品种由科研单位提供亲本并完成配组,由育种企业完成区试及报审,双方在合作过程中约定了共有权益份额并明确了育种企业在同等条件下的优先受让权。

  

  按照交易报价中形成的最终市场价格,优先受让权人于24日上午正式行权,最终获得了该品种的15年区域独占实施许可。该交易一方面形成8%的交易溢价,为科技成果发掘了更好的市场价值,另一方面也保护了育种企业的优先受让权益和后续参与科企合作的积极性,有利于企业深耕该品种的后续市场推广。

  

  2021年6月10日,农交所在农业生物基因中心开展党建联建的活动中,首次针对农业种质资源交易和优先受让权交易开展项目路演。其中,前者已于2021年10月15日完成全国首发,被新华社等权威媒体广泛报道,后续又有多个项目在平台完成交易;本次推出的附加优先受让权的农业科技成果交易也是全国首发的模式创新。

  

  这项创新有助于通过明晰产权权属和利益分配机制,理顺科研单位成果研发与企业成果转化之间的关系,使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更加市场化、专业化,积极打通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痛点”和“堵点”问题,有效促进科企合作向纵深发展,为保障我国农业生产的稳步提升和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长期以来,科企合作中的产权界定不清成为制约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问题之一。根据农交所于2021年11月30日发布的《中国主要农作物品种研发大数据分析》专题报告,我国种业研发中企业参与度已达1/2,科企合作已成为普遍现象。但是,科研人员与市场的距离仍旧比较远,围绕具体科研合作的产权界定和利益分配往往缺乏预判,容易出现合同约定不足或无效的情况,同时缺乏必要的产权交易鉴证安排,导致交易履约的效果也不尽如人意。此外,部分农业科技成果尽管在科企之间进行了有效的合作安排,并且形成了显著的成果产出,但是由于在成果转化阶段存在对利益和风险的不同诉求,导致形成相互掣肘,反而阻碍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落地,甚至部分成果被束之高阁。

  

  为了解决科企合作中的产权界定不清、利益分配不明、转化流程不畅的问题,农交所一方面着眼理顺农业科技成果的共有产权安排,另一方面创新通过优先受让安排实现价值发现,从保护和利用两个不同的方面形成合力,兼顾各方利益诉求,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共建、共有、共享发展。

  

  在交易组织实施的关键阶段,恰逢上海疫情防控和应急处置措施升级,农交所在联交所的整体疫情防控工作安排下,精心组织业务演练和应急预案,克服报价方均在外地的不便,同时严格落实交叉核验等操作风险管控手段。联交所信息技术部和办公室也给予了支持。最终,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农交所成功组织了23日的系统报价、顺利完成了24日的场内行权,通过数字化交易手段保障了该创新交易模式取得了预期效果。此次转让是对理顺科企合作中成果转化关系和路径的成功探索和实践,将对在更大更广范围推广发展节水抗旱稻发挥积极促进作用。

          

  KPHZ国际技术转移中心致力于搭建促进国际技术转移的专业化服务平台。中心成立专家委员会,为引入的资源服务平台把关,中心以电子信息智能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技术领域为关注重点,先进技术引进和技术转移包括美国、英国、德国等国家。KPHZ整合优质资源,提供专业的国际技术转移服务,通过技术授权、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投融资服务等模式,实现“孵化成果、孵化企业”,促进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


上一条: 委员建议|鼓励科技创新 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新思路
下一条: 交通管制 | 9月1日起,北京部分道路交通管制!具体路段→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