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PHZ致力于打造以知识产权为核心,搭建促进国际技术转移、科技成果转化的专业化服务平台!
KPHZ致力于打造以知识产权为核心,搭建促进国际技术转移、科技成果转化的专业化服务平台!
近日,重庆市科学技术局发布《2021年度新型研发机构认定结果》,认定新型研发机构32家,其中新型高端研发机构9家,初创型23家。截至目前,重庆市引进和培育新型研发机构已达179家,包括新型高端研发机构77家。新型研发机构数量目前居西部第一。
突出“新型”属性 发展市场化运营的独立法人研发机构
近年来,重庆市深入推动科技创新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突出大数据智能化主方向,围绕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重点领域,大力发展新型研发机构。重庆市新型研发机构主要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创新、研发服务和成果转化,具有投资主体多元化、管理制度现代化、运行机制市场化和用人机制灵活化的鲜明“新型”特征。
重庆邮电大学工业互联网研究院IPv6测试系统
2021年,重庆市认定新型研发机构32家,重庆国际免疫研究院、重庆邮电大学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重庆吉芯科技有限公司、重庆市綦齿齿轮研究院有限公司等9家单位被认定为新型高端研发机构。重庆连芯光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重庆真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23家单位被认定为初创型新型研发机构。
重庆市科学技术局有关负责人介绍,重庆对新型研发机构的认定坚持“研发”的基本定位、突出“新型”的主要特征、把握“机构”的本质要求、对接融入市域创新格局。在积极鼓励创建的同时,也严格认定,促进其健康发展。
从认定条件来看,要成为新型研发机构必须迈过这道“门槛”:申报单位主要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创新、研发服务和成果转化工作。明确要求包括在职研发人员比例不低于机构总人数的50%,科研活动收入比重不低于经营收入的50%。值得注意的是,认定不受理以制造、生产、销售为主的法人主体,以及单纯提供技术服务而研发比重不足的企业。
此次新增的32家新型研发机构,科研人员占比均高于50%,其中重庆邮电大学工业互联网研究院科研人员占比达94.20%,上一年度R&D占比达88.44%。
同时,认定要求机构必须为在渝注册独立法人,并鼓励龙头企业、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共建资源共享、机制灵活、运行高效的新机构。
其中,重庆吉芯科技有限公司属于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公司,注册资本4.5亿元,由中国电科重庆声光电有限公司、中国电科第二十四研究所、中国电科研投公司和由核心员工组成的重庆吉数微芯企业管理合伙企业,四大股东构成。其中,国有资本占90%,核心员工持股10%,这一模式,让员工、股东和企业形成了利益共同体,实现共建共享、联股连心,极大地提高了企业产业化和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能力。现阶段,研发机构依托单位(吉芯科技)拥有发明专利数十项,其中国际PCT专利30余项,获得美国专利授权8项,版图布图专利10余项。
值得一提的是,重庆邮电大学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重庆鑫源工业智能化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与所在区域共同构建了“研究院+产业园”的发展模式,一体化促进成果的产生、转化与应用。其中,重庆邮电大学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是重庆邮电大学与重庆仙桃数据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共同举办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事业单位,是重庆市工业互联网技术创新联盟的发起单位和秘书长单位,计划总投资1.2亿元,以工业互联网研究院为载体,以创新联盟为纽带,打造集产、学、研、转、创、用于一体的人才培养基地与科技创新平台,创建了国家级的工业互联网现代产业学院,服务重庆的制造重镇与智慧城市建设。研究院主要开展工业互联网、工业大数据、智能制造、工业人工智能等领域软硬件技术开发、产品研制、系统集成、示范应用、成果转化、标准制定,人员培训与技术服务等业务。牵头制定国际标准3项、参加国际标准6项,牵头制定国家标准7项、参加国家标准11项,成为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的重要策源地。此外研究院还在工业互联网、IPv6、TSN、SDN领域牵头承担了一系列国家重大重点项目。
此次新增的32家机构,从机构性质来看,企业类24家、事业单位类5家、民办非企业类3家。从机构发起主体来看,高校发起9家、科研院所发起3家、企业发起20家。
聚焦产业赋能 培育高水平科技创新“生力军”
“新型研发机构是区域创新的重要生力军,重庆坚持高质量培育和引导新型研发机构。”重庆市科学技术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重庆新增的新型研发机构具有突出研发职能定位,聚焦重庆产业需要,围绕市域创新格局,支持区县发展形成区域示范等特点。
据了解,重庆市科学技术局在认定新型研发机构工作中,聚焦战略新兴产业、传统主导产业和区域特色产业,发展具有显示度和示范作用的新型研发机构。在此次新增的新型研发机构中,战略型新兴产业27家,占比达84%,排位前三的分别是生物医药、智能机器人、智能制造。
这些新型研发机构对重庆区域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正逐步显现。重庆国际免疫研究院致力于打造集理论和技术原创研究、创新技术应用研究和创新免疫生物制品研发的高水准研究平台,已启动部署原创基础研究15项,技术转化研究21项。重庆市綦齿齿轮研究院有限公司聚焦商用车智能化、电动化发展趋势,着重解决商用车齿轮传动关键核心技术,近两年来获批国家级项目1项,市级以上研发项目5项,获得国家科技奖1项。
在机构布局上,重庆市科学技术局围绕市域创新格局,重点围绕西部(重庆)科学城、两江新区、各级高新区等重点科技创新平台布局。此次新增机构位于西部(重庆)科学城和两江新区的有16家,占此次新增的50%,位于各级高新区的有14家,占此次新增的44%;区县特色产业7家,占比为22%。
集聚创新资源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型企业孵化
“我市从2015年启动新型研发机构引育,截至目前共引进和培育新型研发机构179家,其中高端型77家,初创型102家。”重庆市科学技术局有关负责人介绍。
截至目前,重庆市新型研发机构拥有研发人员6047人,占全市科研院所科研人员总数的45.75%。其中高级职称2003人,博士及以上学历人员1231人,引进高层次人才667人,柔性引进院士团队14个。
“十三五”末,重庆市新型研发机构科研活动年度总收入达20亿元,年度研发投入达17.5亿元,立项科研项目1236个,获得省部级奖励77项,孵化科技型企业132家,其中引进类新型研发机构孵化科技型企业71个,获批关键技术自主知识产权232项。截至2021年底,重庆市新型研发机构年度总收入预计将超过40亿元,年度研发投入预计将达到21亿元,增长20%以上。
接下来,重庆市全面落实市委五届十次全会精神,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四个面向”,紧扣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目标,以市场化运行为基础,强化产业链布局、重点区域集聚,集成人才、平台、资本、项目等创新要素,以高质量成果的产生转化应用为主抓手,落实分类指导、突出竞争支持,促进新型研发机构高质量发展,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重庆市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新兴生力军作用。(文/图 郭志花 赵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