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PHZ致力于打造以知识产权为核心,搭建促进国际技术转移科技成果转化的专业化服务平台!

KPHZ致力于打造以知识产权为核心,搭建促进国际技术转移科技成果转化的专业化服务平台!

新闻中心

宁阳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来源:大众日报 发布时间: 2022-10-20
科技成果从“研”走向“产”,关键在于打通“最后一公里”。宁阳县抢抓新发展赛道,将中试基地作为实现科技成果产品化、产业化的重要平台,打通从成果到样品、从样品到产品、从产品到商品的通道,通过技术中试和市场中试促进技术创新链和产业价值链的深度融合,形成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的全链条闭环。

  “系统对发酵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对温度、PH值等数据进行自动调节,还能实现自动补料。”在山东碧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液体发酵车间,车间主任孙珂正在对发酵控制系统的数据进行日常检查。

  

  据了解,这种全自动智能控制三级液体发酵系统,单体发酵总吨数超过300吨。公司建有10万级GMP无尘车间、10万级空气净化车间,为实现工艺验证、放大生产、产品检测及成果转化提供了有力的基础保障。今年,山东碧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功备案2022年山东省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示范基地。

  

  科技成果从“研”走向“产”,关键在于打通“最后一公里”。宁阳县抢抓新发展赛道,将中试基地作为实现科技成果产品化、产业化的重要平台,打通从成果到样品、从样品到产品、从产品到商品的通道,通过技术中试和市场中试促进技术创新链和产业价值链的深度融合,形成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的全链条闭环。

  

  宁阳县华丰镇张家寨村有40多年的西红柿种植历史,全村大大小小的蔬菜大棚有近500座。然而前几年,地里化肥没少上,西红柿的产量却一直停滞不前,而且口感大不如以前。

  

  “长期大量使用化肥,让本来健康的土地出现‘亚健康’,这时化肥用得越多,土壤板结等问题越严重。”山东碧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胡著然说。与在微生物防护和土壤修复等领域耕耘多年的白俄罗斯专家团队合作,对大棚里土壤取样并化验后,共同研制“治土”配方。

  

  在种植试验中,对取样土壤使用微生物土壤修复剂进行修复,栽植中使用特制的微生态制剂进行防虫及肥土,并对样品进行试验检测,不断改进、优化和完善。相关试验数据显示,使用该微生态制剂参与种植,西红柿维生素C、糖分、番茄红素的含量分别提高了45.1%、11.3%、3%,可滴定酸含量降低了20.55%;同时,在种植过程中化肥和农药使用量下降了30%和40%,产量提高了22.3%,且种植成本每亩降低了1200元以上。

  

  近年来,以山东碧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为中试平台开展研究项目8个,形成新产品13个,打通了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通道,投放市场新开发产品26款,新增产值8000万元。同时,微生态制剂应用范围广泛,不仅能解决农业种植领域土壤板结问题,还能破解畜禽消毒产品药残难题。

  

  在宁阳县乡饮乡驻地,泰安巴夫巴夫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畜舍里,技术人员正忙着喷洒一种特殊的杀毒试剂。

  

  “这种微生物消毒剂,主要由能够产生多种代谢抗菌物质、环脂肽类或大分子酶类的微生物及其菌液制成。”据山东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楚杰介绍,这是一类能有效抑制病原菌并促进动物生长的有益菌。当下,各地普遍采用的化学消毒剂因毒性高、刺激性强、残留多而成为整个产业的痛点。如何解决畜禽消毒产品药残问题,如何对畜禽疫病有效防控,成为现代养殖业的新课题。

  

  应需而生的微生物消毒剂,是产学研合作的产物。以山东碧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为试验基地,从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引进一种短小芽孢菌消毒剂菌种及生产技术,并与山东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联合攻关,最终实现了低成本规模化生产。

  

  “以推进中试基地建设为抓手,引导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同奔向市场,在技术攻关、平台建设、成果转化、人才培育等方面形成创新合力,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宁阳县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张之合说。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刘涛 通讯员 李晓君 李兵 报道)

              

  KPHZ国际技术转移中心致力于搭建促进国际技术转移的专业化服务平台。中心成立专家委员会,为引入的资源服务平台把关,中心以电子信息智能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技术领域为关注重点,先进技术引进和技术转移包括美国、英国、德国等国家。KPHZ整合优质资源,提供专业的国际技术转移服务,通过技术授权、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投融资服务等模式,实现“孵化成果、孵化企业”,促进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


上一条: 定州产学研合作让科技成果“落地生金”
下一条: 交通管制 | 9月1日起,北京部分道路交通管制!具体路段→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