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PHZ致力于打造以知识产权为核心,搭建促进国际技术转移、科技成果转化的专业化服务平台!
KPHZ致力于打造以知识产权为核心,搭建促进国际技术转移、科技成果转化的专业化服务平台!
为落实“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建设,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助力菏泽食品企业提质升级,9月18日,山东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联合菏泽市科学技术协会、菏泽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共同主办了2022山东(菏泽)“科技助力‘菏’力共赢,食品科技成果转化交流会”在菏泽成功召开,该活动是2022年山东省科协年会的重要活动之一。
山东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朱风涛,菏泽市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主席樊玉占,菏泽市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尹相岭,菏泽市科学技术协会人才部部长胡秋艳,鲁西新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主任李炜喆参加会议。会议由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菏泽校区(分院)常务副主任、院长袁文鹏主持。
会议上,樊玉占主席对与会领导、专家、企业的到来表示了热烈的欢迎,介绍了菏泽各项工作推进情况及未来的发展规划,并表示希望通过本次会议加强与学会、专家的交流合作,全力推进与学会的深度合作,促成更多项目在菏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学会副理事长朱风涛表示,山东省食品学会依托科技与人才优势,积极对接中国食品学会与各科研院所,已建立面向全国的专家人才学会科技服务团,持续对接服务于菏泽食品企业,开展技术指导、科技攻关、职称评审、人才培训等多项活动,此行目的就是为了与企业面对面交流,合力推动菏泽产业快速发展,实现共赢,聚焦打通“最后一公里”,持续为菏泽的经济发展注入创新动能。
为做好本次对接活动,学会和菏泽科协对菏泽的食品企业和产业状况进行了充分的了解和调研,根据企业需求有针对性地征集专家,会议发布了来自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济南果品研究所、山东农业大学、齐鲁工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山东巨鑫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6家单位的50项科技成果。
在科技成果展示环节,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济南果品研究所科技处副处长,成果转化办公室负责人,高级工程师张鑫向大家作《山东省果蔬贮藏加工技术创新中心成果推介》,详细介绍了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济南果品研究所情况,建成了“科研单位源头技术创新与中试熟化——龙头企业应用——全省推广的协同创新与转化生态机制与链条”,7大成果覆盖果蔬采后预冷、贮藏保鲜、成分鉴定与加工技术等各个环节,服务于全国2000多家企业,成果转化率达到90%。
山东农业大学侯汉学教授以《富糊粉层小麦粉的开发和应用》为题为大家介绍了山东省粮食精深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研究进展,他介绍了糊粉层的提取技术,糊粉层面粉的特点及应用,并提出发展全谷物等新型营养健康食品对于推进大健康战略有着重要意义。
山东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彭勇副教授介绍了山东农大食品学院果蔬保鲜团队拥有的众多专利与科研奖励,包括果蔬保鲜剂及保鲜技术(乙烯控制和利用关键技术)、果蔬安全防腐技术、鲜切果蔬褐变控制技术等已成功应用于多种果蔬品质保持,市场占有率达60%以上。
山东农业大学唐晓珍教授为大家介绍她的成果转化技术《功能食品及加工废弃物的综合开发》,在她持续多年研究和推动下,生姜中多种功能成分联合提取及高值化产品加工技术、麦麸中多种功能活性成分高效提取精制技术及高值化产品研发等已有多项转化落地产品。
齐鲁工业大学杨明冠博士在线上向大家做《齐鲁工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部成果介绍》,齐鲁工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部拥有11个省部级科研平台、42处校外实践基地,详细介绍了16个团队的定位及研究领域,已有相关成果在企业转化62项,产生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山东省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知识产权政策研究专家桑文新以“知识产权赋能企业发展”为题进行了主题分享。希望在场企业与专家能够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意思,共同推动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的全链条发展。
通过本次会议交流,专家报告得到了与会企业的积极响应,多家企业向专家咨询技术问题并达成初步合作意向。下一步,食品学会将持续跟踪意向合作项目的进展情况,开展好“点对点”精准服务,推进企业与相关科研团队深入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推动学会与地方发展的精准对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