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PHZ致力于打造以知识产权为核心,搭建促进国际技术转移、科技成果转化的专业化服务平台!
KPHZ致力于打造以知识产权为核心,搭建促进国际技术转移、科技成果转化的专业化服务平台!
日前,临沂市临沭县又有山田钻磨等3个项目被认定为山东省首台(套)产品项目。这是临沭县大力推进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临沭县着力构建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全链条技术转移体系,提升科技供给与转移转化能力,稳步推进科技创新示范县创建工作。自2012年以来,全县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49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51家,累计建设技术转移机构26家,促成科技成果转移转化769项,被授予山东省技术转移先进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等荣誉称号。
推进研发创新,建强科技成果“蓄水池”。该县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创新开展“百家院所进临沭”活动,不定期邀请高校研发人员到临沭进行实地调研,与企业面对面交流洽谈,既提升了企业技术需求的对接效率,也为高校、科研院所实现学术圈“破圈”、更接地气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两年多来先后组织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等研发机构开展线上、线下产学研合作对接77次,有56家企业与相关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了技术转移合作。大力扶持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支持以企业为主体建设各类科技创新平台及成果转化平台,聚焦“3+2”产业发展体系“关键共性技术”“卡脖子技术”,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每年评选30项左右县级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并予以支持,实行成果设计、成果储备、成果研发、成果转移“一站式服务”,不断激发创新主体研发活力。县里还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目前,累计实施县级科技计划项目近150项,形成科技成果220余项,创造直接经济效益71.6亿元,与2012年相比,增速达76.9%。
搭建交流平台,铺就科技转化“高速路”。该县按照“展示交易并重、平台团队共建”的思路,积极鼓励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组建了由各类创新主体和技术转移服务机构组成的技术转移服务联盟,加强对技术转移机构发展的统筹指导和协调。创新大数据展示交流模式,建成临沭县科技成果转化“一网一端一号一地图”体系,实现全时域、全领域、全地域的“零距离”交流,为科技成果转化扩大了覆盖面。
截至目前,全县共有各类国家级成果转化平台17家、省级成果转化平台39家、市级成果转化平台120余家,已发布重大技术需求394项,依托转化平台,成功转移转化科技成果270余项,与2012年相比,增加64.6%,推进了优秀科技创新成果的转移转化。着力做好技术转移服务文章,在全市率先成立县级技术市场协会,举办技术经理人业务培训班,为培训考试合格的学员颁发结业证书,组建了高层次人才技术转化服务团,依托转移技术经理人队伍,在企业与企业、企业与高校之间牵线搭桥,帮助企业开展技术合同登记,2021年全县共登记技术合同114项,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10.69亿元,与2012年相比,增加354.89%。借鉴共享经济新模式,扶持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整合社会资源提升孵化水平,目前已培育孵化器专职管理人员16人、专业孵化人员35人、创业导师57人、专职管理团队5个,孵化场地总面积达7.3万平方米、在孵企业130余家、毕业企业92家。
完善政策保障,激活科技攻关“催化剂”。突出产业导向,大力扶持推动全县经济加快发展的科技创新项目,设立3000万元的科技创新发展专项资金,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县级财政科技投入增长不低于上一年度10%稳定增长机制,对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进行扶持,专门设立1000万元的县级科技专项资金,对突破“卡脖子”技术的科技创新项目给予扶持。探索金融扶持科技创新模式,建立“科技成果价值评估+市场+投资基金+政策性担保+科技银行”的科技企业融资模式,打造了“评、保、贷、投、易”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帮助戴克生物、中磷生物、扬名新材料等8家企业申请科技成果转化贷款风险补偿金8300余万元。同时通过无偿资助、贷款贴息、以奖代补等方式,支持企业实施市级以上各类科技创新计划,先后争取上级专项无偿资金3300余万元,县财政还发放奖金1800余万元,对研发项目、创新平台、成果评价、科技奖励等不同形式的技术转移转化进行奖补,大大激发了企业成果转移转化的活力。在临沭县,企业重科技、发展谋创新已蔚然成风。
临报融媒记者 孙锐 通讯员 陈秀焘 丁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