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PHZ致力于打造以知识产权为核心,搭建促进国际技术转移、科技成果转化的专业化服务平台!
KPHZ致力于打造以知识产权为核心,搭建促进国际技术转移、科技成果转化的专业化服务平台!
广西是我国唯一与东盟国家陆海相邻的省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两次赴广西考察调研,为新时代广西改革发展领航掌舵。在科技部的亲切关怀和指导下,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广西科技系统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广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要求,主动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着力汇聚一流创新资源,在开放中强化东西部科技合作,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努力为广西构筑南疆安全稳定屏障、链接西部陆海新通道与东盟十国、有机衔接“一带一路”提供科技支撑。
2021年,广西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由2016年的117.7亿元提高到约210亿元,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的比重达到75%,高新技术企业保有量突破3300家。根据《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2021》,广西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较上年提升1位,首次进入全国区域创新第二梯队。今年,面向东盟科技创新合作区规划获批,进一步彰显广西在全国创新发展格局中的战略地位。
一、着力推进科技创新合作体制机制建设,努力构建科技创新合作“朋友圈”“合作网”
开展科技创新合作,体制机制是基础保障。2020年5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办公厅、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技创新促进广西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明确提出了扩大科技计划项目对外开放,支持与广西签订合作协议的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牵头或参与申报广西科技计划项目,支持区内有条件的企业围绕自身产业发展需求,在先进省(区、市)或国(境)外建立“创新飞地”试点,对科技成果在我区实现转化并形成税收收入的,前3年由企业注册所在地人民政府按产业化税收带来的地方财力分享部分的40%给予成果研发团队奖补;税收贡献特别大的,3年后可按“一企一策”制定相关政策等一系列加大科技开放合作力度的具体措施。
2021年10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广西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以“坚持开放协同创新”为基本原则,“基本形成全方位开放创新格局”为发展目标,并设立专门章节明确汇聚全国创新资源的工作原则、方向、重点领域、重点任务和重点工作。
2022年5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创新条例》,明确提出构建科技创新领域开放发展新格局,支持开展跨行政区域科技攻关、共建科技创新平台,支持国际国内知名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在广西设立研究开发平台和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将科技创新合作纳入法制体系予以保障与支持,充分展示了广西对科技创新合作的高度重视和坚定决心。在体制机制的有效保障下,广西主动对接国内一流创新主体和科技创新先进省区,积极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先后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等部门,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近20家“双一流”高校,与广东、四川等发达省区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努力构建科技创新合作“朋友圈”,持续推动和支持广西区内创新主体与相关院所、高校围绕共同关注的重点领域开展务实合作,逐步形成区内外科技创新的“合作网”,为广西导入优质创新资源的同时,也为区外先进技术和成果提供了转化应用的广阔天地。
二、着力支持区内外创新主体联合攻关,以高水平创新成果助力产业发展
开展科技创新合作,联合攻关是主要形式。广西以科技计划项目为载体,鼓励区内外创新主体开展联合攻关,还通过设立合作专项,组织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浙江大学等一流创新机构的高水平专家团队,针对甘蔗产业、铝产业、生物医药、新材料等广西重点发展产业急需解决的重大技术问题开展联合攻关。近5年来,共有543个区内外合作项目获批立项,区外参与单位超过400家,累计资助金额超过17亿元,形成了一大批高水平科技创新成果,为广西相关产业发展和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有效科技支撑。
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调研了柳州螺蛳粉生产集聚区。在柳州螺蛳粉从手工小吃华丽变身工业化产品的过程中,南昌大学谢明勇院士团队、四川大学卢晓黎教授团队、华中农业大学熊善柏教授团队以及湖南农业大学相关团队予以了强力技术支撑。2021年全产业链销售收入达501.6亿元,其中预包装螺蛳粉销售收入超151亿元。
广西玉柴集团与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联合研发的“内燃机气流快速检测与评价技术及应用”项目实现了变压差气流测试技术、气流评价技术和气流主导的燃烧系统开发技术等系列自主关键技术的突破,获2017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截至目前,玉柴集团的国六发动机新品已累计投放超20万台,并成功研发了全新一代船机和陆用发电动力等新产品,填补了多项技术空白。
由广西大学郑皆连院士领衔,四川、重庆、江苏等区外单位与广西企业合作研发的“超500米跨径钢管混凝土拱桥技术”荣获2018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并推广应用于合江一桥、平南三桥等一批钢管混凝土拱桥,节约工程造价3.13亿元,直接经济效益1.19亿元。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联合深圳中冀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开展黑飞无人机一体化智能管控关键技术联合攻关,近三年新增经济效益4291.3万元,新增利润1372.51万元,荣获2021年度广西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广西蚕业技术推广站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广州白云山星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研发桑树资源食药用关键技术与大健康产品,在15家示范单位应用后,新增产值21.86亿元,新增利润5.83亿元,荣获2021年度广西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广西大学联合百洋产业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等单位,对罗非鱼环保饲料及绿色养殖产业化开展联合研究,实现新增销售额20.94亿元,新增利润1.61亿元,荣获2021年度广西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三、着力支持创新合作平台建设,努力扩充广西科技创新战略力量
开展科技创新合作,共建平台是长效支撑。广西一直努力吸引国内一流创新主体来桂共建创新平台。截至目前,已与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等院所高校共建创新合作平台近30个,成为广西科技创新战略力量的新生力军。
其中,上汽通用五菱股份有限公司与湖南大学合作共建创新平台,形成了600多人的产学研团队,攻克了短周期超轻量化车身开发技术等多项关键技术,近三年的新增销售额超200亿元,新增利润5亿元以上,联合发表SCI、EI及中文核心的高水平学术论文高达200余篇,获授权核心专利60余项。
广西华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矿业大学、郑州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和有研科技集团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先后在北京、郑州设立研发合作中心,重点开展行业共性技术及应用基础研究,形成了一批先导性技术原型,突破了若干关键金属铟锡资源行业领域重大技术瓶颈,获得专利139项,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励30项,通过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近三年来累计服务行业企业100余家,实现技术转化收益近5亿元,带动行业技术收益超百亿元。
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在深圳南山科技园设立“柳工深圳研究院”,努力打造“研发设计在深圳、转化落地在柳州”的创新生态,经过一年多的运营,已在装载机和挖掘机自主作业规划、无人驾驶云控平台等8个科研项目上投入约1900万元,解决了多个关键技术问题,已申请发明专利8项、软件著作权3项,带动产值近9000万元。
广西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在武汉设立“智能网联(武汉)研发飞地”,与武汉理工大学、武汉市路畅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开展智能驾驶技术研发合作,目前已逐步建立了视觉目标识别算法开发、激光SLAM融合定位开发对接等能力,完成了初版智能驾驶控制器的开发和接驳车的搭载匹配装调,合作成效初现。
浙江大学—广西东盟创新研究中心成功研发高性能海工混凝土外加剂并已应用于北海市西村港跨海大桥,联合研发的高耐磨纳米硅地坪产品在南宁、梧州、百色等地市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正在与中国铝业广西分公司合作开展蒸压加气活化赤泥制备微孔铝硅钙隔热材料中试研究,将有效解决赤泥污染难题。
武汉大学广西珞桂节能环保研究院公司自主研发的国内首创“通信基站动态调压补偿装置”于2022年1月获得工信部泰尔认证TLC证书,目前已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运用,远期市场规模超千亿元。
四、着力支持国际技术转移平台网络建设,助力全国优秀成果走进东盟
开展科技创新合作,技术转移是关键环节。广西先后与泰国等9个东盟国家建立了政府间双边技术转移工作机制,与泰国等7个东盟国家组建了技术转移联合工作组,构建覆盖东盟十国和部分“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中国—东盟技术转移协作网络,协作网络成员数已达2600多家。连续成功举办9届东创会,促成中国与东盟国家间签约及意向签约达300多项,比如武汉光谷北斗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昆明融智汇途商务咨询有限公司通过东创会与泰国国家科技发展署达成合作共识,泰方将引进智慧交通和昆曼自驾游个性定制微信电子平台等项目,发展泰国本地交通和旅游事业。广西充分发挥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作用,建立中国—东盟技术交易平台,汇集国内科技成果资源逾4300条,收集东盟国家专利信息79万条。其中,华大基因通过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与文莱有关政府部门达成合作,在文莱先后建设了日检测能力1000份以上的“火眼”实验室和日检测能力5000份以上的移动气膜“火眼”实验室,为文莱战胜疫情提供有力的支持。截止2022年5月,广西在国(境)内外组织举办面向东盟的科技创新与技术转移活动共计140场,其中近三分之一在东盟国家举办,对接项目超7800项,服务企业超9900家,促成签署合作协议653项,务实推动现代农业等领域先进适用技术成果向东盟国家推广应用。
东西部科技合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重要支撑,为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提供了有效途径,为加快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有效保障。下一步,广西将深入实施“科技兴桂”行动,与有关部门、东中部省市、国家级科研机构、一流高校建立紧密稳固的多方合作机制,吸引优质创新资源汇聚广西,围绕广西重点产业、重点企业发展的关键科技需求开展精准对接,以“东部技术+广西资源”推动联合研发攻关,以“东部研发+广西应用”支持联合研发平台建设,以“东部产品+东盟市场”助力优秀成果转移转化,以“东部培育+广西历练”促进科创人才交流,在合作中促进共赢,共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来源:科技部成果转化与区域创新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