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PHZ致力于打造以知识产权为核心,搭建促进国际技术转移、科技成果转化的专业化服务平台!
KPHZ致力于打造以知识产权为核心,搭建促进国际技术转移、科技成果转化的专业化服务平台!
人民健康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我们要在尊重医学研究特殊性和专业性的基础上,建立健全体制机制,打造人才队伍,搭建转化平台,加快推进生物医药科技成果转化,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健康需求,助力“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完善生物医药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一要加强政府顶层设计,着眼国际生物医药科技前沿、国家医疗大数据、医保系统监测数据等信息,围绕我国亟待解决的生物医药卫生领域“卡脖子”关键难题,在坚持市场和企业需求的前提下,认真规划与拟定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做好宏观政策的布局调控,持续优化科技资源配置。二要出台针对生物医药行业的分阶分批、稳定连续的系列转化政策,重点包括:允许生物医药创新产品的市场优先准入;加速推进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试点;完善医疗器械及药品上市过程中各方资质审核、责权利认定与依法赔付;完善生物制药的医保支付条件;探索政府、企业、患者三方共担机制;创新生物医药技术许可模式等。三要进一步改革生物医药类科技成果评价机制,成果转化主体部门(政府机构、医学高校、科研院所、医药企业等)要在人才的薪酬评定、职称职务晋升、绩效考核、评奖评优等方面,将转化后产出的经济效益作为重要评价指标,对无直接利润但具有社会效益的医药医疗类新技术成果加强应用补偿。四要继续加大转化资金支持和税收优惠,科学规范地完善风险投融资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通过设立生物医药成果转化基金项目、直接奖励、股权转让等方法,对转化成功的项目实施者予以适当奖励。五要全面推进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方案,优化成果转化实际操作流程与尽职免责制度,提升生物医药科技成果转化产出的数量与质量。
打造高素质生物医药科技创新人才队伍。一要制定生物医药领域人才培养计划,实施生物医药人才培育工程,加大对生物医药领域创新创业团队、高层次人才的支持力度,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顶尖人才携技术、团队进行产业化的项目,给予“一事一议”专项支持,以人才带项目和项目聚人才的方式打造人才高地。二要支持省内高等院校设立生物医药产业相关院系、学科,加大生物与医药复合型学科博硕士学位点培育与建设,推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开展生物医药领域人才培养、实习、实训;探索设立政府、高校、生物医药行业企业等共建共管共享的现代产业学院;鼓励各类职业院校加快培养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急需的技能型人才,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支持建设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打造结构合理的生物医药产业人才梯队。三要鼓励相关机构开展专业的科技政策解析、知识产权培训,强化转化路径指导,强化基础理论与临床实际、科研成果与市场需求的衔接;提升科研人员科技成果转化意识,形成一批精干高效、结构合理、后备充足的生物医药科技成果转化人才队伍,努力打造生物医药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水平人才的培养与聚集基地。
搭建生物医药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与产业联盟。一要将转化链上各主体机构进行有效互联,建立线上生物医药科技成果转化信息共享与交流平台,针对生物医药卫生领域的专利申报、成果发布、医疗技术需求、转化资源、知识培训、政策解读、中介机构、资金支持等内容开展信息服务与数据共享,利用在线平台开展深度交流与沟通咨询;积极开展和参与国内外高水平生物医学科技创新的学术交流、产品路演等活动,多层次、全方位促进转化工作的深入连接与互通互惠,积极促进转化过程中各项信息、技术、资源、资金的高效对接与落地。二要加快推进各主体机构“政产学研”的多方合作转化模式,在发挥各自所长的前提下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形成基础研究—应用研发—临床试验—生产上市的良性循环。三要充分发挥长三角区域创新共同体的协同促进作用,可依托长三角生物医药产业链联盟、长三角技术转移联盟、G60科创走廊等合作平台,盘活沪苏浙皖的医药科技成果存量,推进成果增量,实现三省一市医药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的优势互补与高效融合。四要加快建成市场化、专业化、规范化、网络化的科技成果转化中介服务体系,为各转化主体机构提供优质的技术评价、市场评估、法律咨询、风险担保、产品中试、产权交易、资金吸纳、信息匹配、流程办理等系列服务,切实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生物医药成果转化载体,创造规范、良好的社会环境与市场秩序。
(作者单位: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科研处。本文为省社科规划项目 [AHSKQ2021D23]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