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PHZ致力于打造以知识产权为核心,搭建促进国际技术转移科技成果转化的专业化服务平台!

KPHZ致力于打造以知识产权为核心,搭建促进国际技术转移科技成果转化的专业化服务平台!

新闻中心

新药物递送技术能持续产生HIV抗体

来源:科技日报 发布时间: 2020-03-13
研究人员指出,单克隆抗体在预防和治疗传染病方面具有广阔的前景,新型药物递送平台的开发将有利于推动相关策略的研发部署。新研究表明,基于腺相关病毒的递送技术,能够让人体长时间保持安全的抗体水平。这一技术不断发展,将有助于推动适用于多种传染病的药物输送策略的开发。

  美国国家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NIAID)9日发布新闻公告称,该所开发的一种利用无害病毒递送抗体基因的技术,能使人体在较长时间内持续产生针对艾滋病病毒(HIV)的特异性抗体。研究人员在2020年逆转录病毒和机会性感染会议(CROI)上报告了这一发现,并称这一技术将有助于产生适用于多种传染病的药物输送策略。
  
  抗体是有助于预防或清除感染的免疫蛋白。要诱导人体免疫系统产生抗体,除了注射疫苗外,将单克隆抗体基因直接递送到人体细胞也是一种方法。但要向人体定期注射或输注抗体基因并不容易,尤其是在资源有限的地区。因此,延长注射抗体基因的有效时间就显得很尤为重要。
  
  此次,研究人员使用腺相关病毒血清型8(AAV8)来递送抗体基因。腺相关病毒是一种不会在人类中引起疾病的病毒,已被证明是可用于基因治疗的安全载体。在此前的动物模型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使用AAV8递送抗猴免疫缺陷病毒(SIV)抗体的基因,可以使猴子安全地产生高水平的SIV抗体。在此基础上,他们设计了一项1期临床试验,来评估携带抗HIV单克隆抗体(被称为VRC07)基因的AAV8载体在成人中的安全性和耐受性,以及其是否能导致人类细胞产生抗体。
  
  8名志愿者分别接受了不同剂量水平的AAV8-VRC07注射,结果他们的血液中均产生了可检测到的VRC07。在注射后4—6周,志愿者体内的VRC07水平达到早期高峰,然后开始下降,在注射后16周又开始缓慢增加。监测结果表明,志愿者体内产生抗体的持续时间超过了一年,有志愿者在注射一年后的抗体水平还要高于4—6周时观察到的水平。
  
  研究人员指出,单克隆抗体在预防和治疗传染病方面具有广阔的前景,新型药物递送平台的开发将有利于推动相关策略的研发部署。新研究表明,基于腺相关病毒的递送技术,能够让人体长时间保持安全的抗体水平。这一技术不断发展,将有助于推动适用于多种传染病的药物输送策略的开发。(记者刘海英)


  KPHZ国际技术转移中心致力于搭建促进国际技术转移的专业化服务平台。中心成立专家委员会,为引入的资源服务平台把关,中心以电子信息智能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技术领域为关注重点,先进技术引进和技术转移包括美国、英国、德国等国家。KPHZ整合优质资源,提供专业的国际技术转移服务,通过技术授权、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投融资服务等模式,实现“孵化成果、孵化企业”,促进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
上一条: 欧盟研究降低数据中心碳排放方法
下一条: 交通管制 | 9月1日起,北京部分道路交通管制!具体路段→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