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PHZ致力于打造以知识产权为核心,搭建促进国际技术转移科技成果转化的专业化服务平台!

KPHZ致力于打造以知识产权为核心,搭建促进国际技术转移科技成果转化的专业化服务平台!

新闻中心

俄开发出可恢复立体视觉的“电子眼镜”

来源:科技日报 发布时间: 2020-02-19
据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官网17日报道,该中心MoEDAL合作组称,他们首次借助大型强子对撞机(LHC)搜索双荷子,结果未发现其“芳踪”,但缩小了其存在的参数空间。双荷子是一种同时拥有磁荷和电荷的假想粒子,由诺贝尔奖获得者朱利安·史温格于1969年首次提出。

  俄罗斯眼科医师协会主席、医学博士伊戈尔·阿兹纳乌里扬领导的科研小组,开发出可使不同类别的眼疾患者恢复立体视觉的“电子眼镜”。更重要的是这种“电子眼镜”能够帮助有先天缺陷的儿童恢复立体视力。
  
  先天性及后天因受伤、甲状腺疾病等病变导致的视力受损、甚至双目失明病例并不罕见。据伊戈尔·阿兹纳乌里扬的估计,在俄罗斯,有5%的儿童患有眼球运动障碍,他们患有立体视觉疾病,也就是说,他们看到的世界是平面的,就像是图片。如果这种视力疾病是先天的,那就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无法从事许多职业,比如司机、飞行员、珠宝师等等。
  
  伊戈尔·阿兹纳乌里扬及其同事研发的“电子眼镜”外形和普通眼镜一样,重量也比普通眼镜轻。“电子眼镜”使用3D图像感知技术,眼镜架内置了微处理器,镜片是一个小液晶显示屏,借助弱电流通过微处理器可以控制镜片表面产生的闪烁频率,液晶显示屏在微处理器作用下完成光线的偏振,即让一定频率的光无法透过眼镜。
  
  伊戈尔·阿兹纳乌里扬在解释“电子眼镜”的工作机理时称,“电子眼镜”能够刺激大脑神经元,激发双眼视光感反射恢复,也就是使视轴对准在目标上。他还说,一天戴1个小时这样的眼镜,治疗1个月至6个月就可以恢复视力,研发人员相信,疗效可达95%。
  
  俄罗斯“5-100计划”项目院校、托木斯克理工大学化学与生物医学技术研究院教授康斯坦丁·布拉佐夫斯基表示,将“电子眼镜”引入临床实践可大幅提高眼科矫正。因为,这种技术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无需手术干预,利用大脑自身资源就可以恢复立体视觉。
  
  据悉,“电子眼镜”已通过临床测试阶段,目前正在准备批量生产。(记者董映璧)


  KPHZ国际技术转移中心致力于搭建促进国际技术转移的专业化服务平台。中心成立专家委员会,为引入的资源服务平台把关,中心以电子信息智能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技术领域为关注重点,先进技术引进和技术转移包括美国、英国、德国等国家。KPHZ整合优质资源,提供专业的国际技术转移服务,通过技术授权、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投融资服务等模式,实现“孵化成果、孵化企业”,促进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
上一条: 航空工业打响AG600研制攻坚战
下一条: 交通管制 | 9月1日起,北京部分道路交通管制!具体路段→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