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PHZ致力于打造以知识产权为核心,搭建促进国际技术转移科技成果转化的专业化服务平台!

KPHZ致力于打造以知识产权为核心,搭建促进国际技术转移科技成果转化的专业化服务平台!

新闻中心

中国科学家研制出新型可扩展光子计算机

来源:科技日报 发布时间: 2020-02-04
2月2日,记者从上海交通大学集成量子信息技术研究中心获悉,该中心金贤敏团队研制出一种结合集成芯片、光子概念和非冯诺依曼计算架构的光子计算机,新计算机不仅在解决某些难题方面拥有超越经典电子计算机的潜力,且物理尺度可扩展。该研究提供了超越经典计算机计算能力新思路,预示光子计算机未来可期。研究发表于最新一期美国《科学进展》杂志。

  2月2日,记者从上海交通大学集成量子信息技术研究中心获悉,该中心金贤敏团队研制出一种结合集成芯片、光子概念和非冯诺依曼计算架构的光子计算机,新计算机不仅在解决某些难题方面拥有超越经典电子计算机的潜力,且物理尺度可扩展。该研究提供了超越经典计算机计算能力新思路,预示光子计算机未来可期。研究发表于最新一期美国《科学进展》杂志。
  
  不断提升的集成度赋予电子计算机越来越强大的计算能力,不断有研究指出,由于高度集成化导致芯片“散热问题”和“量子隧穿效应”,摩尔定律在不远的将来不再适用。
  
  金贤敏对记者解释说:“寻求潜在新型计算方式是进一步推进人类计算能力的重要手段,量子计算、DNA计算、光计算等不断被提出。2019年底, 谷歌演示了53量子比特的量子计算机,宣示‘量子霸权’,率先揭示了非冯诺依曼计算架构的优势。”
  
  在最新研究中,金贤敏团队另辟蹊径,不依赖脆弱的量子特性,而是更多借助光子本身的优势,展示出光子计算机在特定计算问题上超越经典计算机的潜力。
  
  研究团队在光子计算机上求解的问题名为“子集和问题”(SSP),从计算复杂度而言,属于NP问题(经典计算机无法高效求解的一大类问题)中最难解的一种,求解SSP可作为衡量新型计算架构计算能力的重要标准。
  
  在最新研究中,研究人员成功将SSP映射到由三种基本结构组成的三维集成光波导网络中,并借助飞秒激光直写技术刻写在光子芯片内部。当光子被注入光波导网络时,计算过程由此被激活。光子作为计算载体,在光波导网络中演化,并行搜索所有可能的演化路径来寻找解。
  
  研究发现,得益于光子计算机的并行运算方式、集成光波导网络的紧凑性,以及光超高的传播速度、强抗干扰能力等“天赋”,SSP求解速度更快,且物理尺度可扩展。
  
  金贤敏表示,他们计划构建更大规模光子芯片和测量系统,向更大问题尺寸和计算能力迈进。


  KPHZ国际技术转移中心致力于搭建促进国际技术转移的专业化服务平台。中心成立专家委员会,为引入的资源服务平台把关,中心以电子信息智能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技术领域为关注重点,先进技术引进和技术转移包括美国、英国、德国等国家。KPHZ整合优质资源,提供专业的国际技术转移服务,通过技术授权、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投融资服务等模式,实现“孵化成果、孵化企业”,促进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
上一条: 迄今分辨率最高太阳图像出炉
下一条: 交通管制 | 9月1日起,北京部分道路交通管制!具体路段→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