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PHZ致力于打造以知识产权为核心,搭建促进国际技术转移科技成果转化的专业化服务平台!

KPHZ致力于打造以知识产权为核心,搭建促进国际技术转移科技成果转化的专业化服务平台!

新闻中心

“天琴计划”进入太空试验阶段

来源:科技日报 发布时间: 2019-12-23
“天琴计划”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罗俊2014年3月在华中科技大学的一次国际会议上提出的。围绕中国空间引力波探测,罗俊早在1994年就在华中科技大学引力中心的山洞实验室开始进行基础研究布局。该计划具体为2035年前后在距离地球约10万公里的轨道上,部署3颗全同卫星构成边长约为17万公里的等边三角形编队,在太空中建成一个引力波天文台,探测引力波。

  12月20日11时22分,随着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的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天琴一号”技术试验卫星被送入太空。“天琴一号”正常入轨,意味着天琴空间引力波探测计划正式进入“太空试验”阶段。
  
  “天琴计划”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罗俊2014年3月在华中科技大学的一次国际会议上提出的。围绕中国空间引力波探测,罗俊早在1994年就在华中科技大学引力中心的山洞实验室开始进行基础研究布局。
  
  该计划具体为2035年前后在距离地球约10万公里的轨道上,部署3颗全同卫星构成边长约为17万公里的等边三角形编队,在太空中建成一个引力波天文台,探测引力波。
  
  中山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共同组建研究小组开展了天琴空间引力波探测计划任务的预研,并制定“天琴计划”的实施方案和路线图。2016年2月21日,中山大学正式发布“天琴计划”实施路线图“0123计划”。
  
  据介绍,天琴“0123计划”技术路线图,采取“沿途下蛋”分步实施,利用可靠、经济、科学的手段展开技术攻关和在轨验证,稳步推动我国空间引力波探测关键技术走向成熟,最终开展空间引力波探测。
  
  “天琴计划”首席科学家罗俊介绍,“0123计划”已进入“1”,其中“1”包括发射单颗高精度空间惯性基准技术试验卫星和单颗天琴探路者试验卫星,“天琴一号”卫星正是这个“单颗高精度空间惯性基准技术试验卫星”。
  
  2018年10月,国家航天局批复立项“高精度空间惯性基准技术试验卫星工程项目”,因该项目对应天琴“0123计划”中的步骤“1”,故命名“天琴一号”。
  
  “天琴一号”卫星总设计师张立华介绍,“天琴一号”是我国第一颗由国家立项、高校牵头的技术试验卫星,也是国家正式立项的第一颗空间引力波探测技术试验卫星。


  KPHZ国际技术转移中心致力于搭建促进国际技术转移的专业化服务平台。中心成立专家委员会,为引入的资源服务平台把关,中心以电子信息智能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技术领域为关注重点,先进技术引进和技术转移包括美国、英国、德国等国家。KPHZ整合优质资源,提供专业的国际技术转移服务,通过技术授权、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投融资服务等模式,实现“孵化成果、孵化企业”,促进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
上一条: 无人机应用领域不断扩展
下一条: 交通管制 | 9月1日起,北京部分道路交通管制!具体路段→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