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PHZ致力于打造以知识产权为核心,搭建促进国际技术转移科技成果转化的专业化服务平台!

KPHZ致力于打造以知识产权为核心,搭建促进国际技术转移科技成果转化的专业化服务平台!

新闻中心

首批10家粤港澳联合实验室正式授牌

来源:科技日报 发布时间: 2019-12-20
首批10家粤港澳联合实验室正式授牌,实验室布局分别在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先进制造、生物医药、环境科技等重点领域,建设期为3年。19日,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重大项目系列启动会在广州召开。会上同时启动实施首批13个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重大项目。

  首批10家粤港澳联合实验室正式授牌,实验室布局分别在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先进制造、生物医药、环境科技等重点领域,建设期为3年。19日,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重大项目系列启动会在广州召开。会上同时启动实施首批13个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重大项目。
  
  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项目已初步建立起从重大项目、国家联合基金到省内联合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等较为完善的基金资助体系。启动实施的13个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包括华南理工大学的“有机光电材料与器件的基础科学问题研究”、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新一代非晶合金的设计、制备与先进制造基础研究”等。这些项目主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聚焦广东优势特色产业和社会发展关键领域的重大科学问题,全面覆盖了基础研究八大学科领域,着力突破重大科学问题,持续产生引领性原创成果。项目承担单位均来自于广东省内“双一流”建设高校、广东省实验室及大科学装置依托单位。
  
  粤港澳光热电能源材料与器件联合实验室、粤港澳光电磁功能材料联合实验室等首批10家重点领域粤港澳联合实验室,由粤港澳三方或粤港、粤澳双方具有合作基础的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法人单位联合建设。
  
  暨南大学邵敏教授是粤港澳环境质量协同创新联合实验室主任。实验室依托暨南大学、澳门科技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共建,开展大气污染与气候变化协同防控、绿色水网与蓝色海湾、土壤污染防控与修复等方面研究。“联合实验室有助于加强广东和港澳合作,但此过程中要进行机制体制创新。” 邵敏表示,“过去和港澳科研单位间的合作,大部分是基于项目的,现在有了共同的平台,大家更有机会一起来做长期规划和布局,今后学术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技术研发、产业孵化等方面都能够在一个平台上进行联合合作。这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尤其对环境领域研究至关重要。”
  
  邵敏介绍,实验室有7个研究方向,每个方向的负责人都是内地1位,港澳各1位,这样组成一个联合的科研队伍,“针对现在粤港澳地区重大的环境需求,提供关键的科技支撑。”
  
  据了解,广东将不断完善多元化投入机制,健全完善符合基础研究特点的评价机制,加强中青年和后备科技人才培养。(记者 叶青)


  KPHZ国际技术转移中心致力于搭建促进国际技术转移的专业化服务平台。中心成立专家委员会,为引入的资源服务平台把关,中心以电子信息智能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技术领域为关注重点,先进技术引进和技术转移包括美国、英国、德国等国家。KPHZ整合优质资源,提供专业的国际技术转移服务,通过技术授权、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投融资服务等模式,实现“孵化成果、孵化企业”,促进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
上一条: 图像光导识别材料开启大面积指纹识别新时代
下一条: 交通管制 | 9月1日起,北京部分道路交通管制!具体路段→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