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建立首个水下隧道技术创新平台
来源:科技日报
发布时间: 2019-08-26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水下隧道建设迅速发展,尤以水下大直径盾构隧道最为瞩目。在钱七虎院士的主导下,我国于2010年建成南京长江隧道,开启我国在复杂条件下修建水下大直径盾构隧道的先河,攻克了隧道超宽、地质条件复杂、透水性强、覆土超薄等六大世界级难题,连续获颁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
科技日报讯(记者矫阳)24日,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成立水下隧道工程技术分会,这是我国首个水下隧道专业学术交流和技术创新平台。
在成立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钱七虎表示,近年来,我国水下隧道工程建设数量和规模不断提高,铁路、公路、市政、供水、供气、防洪、水电等行业领域对跨江越海隧道工程的需求与日俱增,我国水下隧道建造技术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琼州海峡跨海通道等世界级跨海工程也进入加速论证阶段,我国即将迎来海峡大通道建设的黄金时代。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水下隧道建设迅速发展,尤以水下大直径盾构隧道最为瞩目。在钱七虎院士的主导下,我国于2010年建成南京长江隧道,开启我国在复杂条件下修建水下大直径盾构隧道的先河,攻克了隧道超宽、地质条件复杂、透水性强、覆土超薄等六大世界级难题,连续获颁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截至2019年6月,我国管片外径14.5米以上的超大直径水下盾构隧道建成约14条,在建19条,规划待建14条以上,占世界大直径水下盾构隧道半数。
据悉,水下隧道工程技术分会将依托中国铁建十四局,重点聚焦水下盾构隧道工程施工,加强学术交流、技术合作、成果共享,推进我国水下隧道科技研发、设计、施工、装备制造、运营保养等领域取得进一步发展。
KPHZ国际技术转移中心致力于搭建促进国际技术转移的专业化服务平台。中心成立专家委员会,为引入的资源服务平台把关,中心以
电子信息、智能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技术领域为关注重点,先进技术引进和技术转移包括美国、英国、德国等国家。
KPHZ整合优质资源,提供专业的国际技术转移服务,通过技术授权、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投融资服务等模式,实现“孵化成果、孵化企业”,促进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