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PHZ致力于打造以知识产权为核心,搭建促进国际技术转移科技成果转化的专业化服务平台!

KPHZ致力于打造以知识产权为核心,搭建促进国际技术转移科技成果转化的专业化服务平台!

新闻中心

北京去年每天新设创新型企业199家

来源:北京青年报 发布时间: 2019-09-27
北京市首部《北京市产业经济发展蓝皮书(2018-2019)——聚焦高精尖》昨天发布。统计数字显示,2018年,北京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5万家,增长25%,平均每天新设创新型企业199家。独角兽企业80家,居全国首位。
  北京市首部《北京市产业经济发展蓝皮书(2018-2019)——聚焦高精尖》昨天发布。统计数字显示,2018年,北京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5万家,增长25%,平均每天新设创新型企业199家。独角兽企业80家,居全国首位。
  
  目前,北京的十大高精尖产业是: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电路、医药健康、智能装备、节能环保、新能源智能汽车、新材料、人工智能、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截至2017年底,北京十个高精尖产业实现总收入30065亿元,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和科技服务业成为万亿级产业集群,医药健康、智能装备、节能环保成为千亿级产业集群。产业发展质量明显提升,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劳动生产率达到40.8万元/人,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8.7%,达到历史最好水平;产业创新动能加快积聚,工业和信息服务业大中型企业期末有效专利数分别为2万件和1.2万件,同比增长33.5%和16.3%。
  
  据统计,2018年,北京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5万家,增长25%,平均每天新设创新型企业199家,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10.5%。中关村示范区总收入超过5.8万亿元,独角兽企业80家,居全国首位。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实现两位数增长,规模以上文化产业收入达到1万亿元,金融、科技、信息等优势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以上。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巡视员任世强在发布会上指出,集全市之力集中推动发展高精尖产业,是新时期北京的重大战略布局。北京市产业经济研究中心编制出版了这本蓝皮书,记录下北京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历史足迹。
  
  本次发布的《北京市产业经济发展蓝皮书(2018-2019)——聚焦高精尖》共收录文稿24篇,20余万字,包含总报告、产业篇、区域篇、案例篇和专题篇五部分。(记者赵新培)
  
  KPHZ国际技术转移中心致力于搭建促进国际技术转移的专业化服务平台。中心成立专家委员会,为引入的资源服务平台把关,中心以电子信息智能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技术领域为关注重点,先进技术引进和技术转移包括美国、英国、德国等国家。KPHZ整合优质资源,提供专业的国际技术转移服务,通过技术授权、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投融资服务等模式,实现“孵化成果、孵化企业”,促进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
上一条: 我科学家首创新型柔性电子“印刷术”
下一条: 交通管制 | 9月1日起,北京部分道路交通管制!具体路段→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