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PHZ致力于打造以知识产权为核心,搭建促进国际技术转移科技成果转化的专业化服务平台!

KPHZ致力于打造以知识产权为核心,搭建促进国际技术转移科技成果转化的专业化服务平台!

新闻中心

美国工程师提出“螺旋引擎”设想

来源:科技日报 发布时间: 2019-10-17
星际旅行是人类永恒的梦想,科学家们提出了诸多方法,希冀实现这个永恒之梦。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一位工程师最新提出了一种实现星际旅行的新方法:一种“螺旋引擎”。他表示,这款引擎有望在不使用任何推进剂的情况下让航天器实现星际遨游。
  星际旅行是人类永恒的梦想,科学家们提出了诸多方法,希冀实现这个永恒之梦。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一位工程师最新提出了一种实现星际旅行的新方法:一种“螺旋引擎”。他表示,这款引擎有望在不使用任何推进剂的情况下让航天器实现星际遨游。
  
  据美国《新闻周刊》网站14日报道,来自NASA马歇尔太空飞行中心的戴维·伯恩斯在NASA的技术报告服务器上介绍了他的想法,他将这一研究描述为“试图定义一种不使用推进剂的太空推进发动机”。
  
  要实现星际旅行面临极大的挑战。首先,目前的航天器行驶速度很慢,比如,NASA的“旅行者”号和“新视野”号需要数万年才能到达离我们最近(约4.2光年)的邻近恒星比邻星。
  
  此外,星际旅行非常昂贵: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发射“猎鹰9”号火箭的成本约为6200万美元;而发射“猎鹰重型”火箭的成本高达9000万美元。
  
  最后,目前无法在太空给航天器添加燃料,因此,航天器在太空的行进距离有限。
  
  有鉴于此,人们提出了各种飞船构想,希望借此实现星际旅行,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电磁推进引擎”(EmDrive),它可以在封闭的空腔内利用微波产生推力。但此后的测试表明,EmDrive无法正常工作。
  
  伯恩斯说,他的螺旋引擎可以通过加速囿于一个循环中的离子来工作。通过稍微改变离子的质量,引擎将让离子在行进的方向上来回移动以产生推力。英国《新科学家》的报道指出,螺旋引擎大小需要达到长约198米、宽12米才能工作。
  
  伯恩斯写道:“这种太空发动机可用于长期卫星站维护而无需添加燃料。它还可以推动星际飞船跨过星际距离,达到接近光速的速度。除了离子在真空管线中行进,并被困在电场和磁场中外,发动机没有运动部件。”
  
  伯恩斯在接受《新科学家》杂志采访时说,这项研究“基本概念尚未得到证实,可能存在数学错误”。来自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的马丁·塔基马尔是对EmDrive可行性进行测试的科学家之一。他表示,螺旋引擎可能会重蹈EmDrive的覆辙。他说:“据我所知,所有惯性推进系统都无法在无摩擦的环境下工作。”
  
  KPHZ国际技术转移中心致力于搭建促进国际技术转移的专业化服务平台。中心成立专家委员会,为引入的资源服务平台把关,中心以电子信息智能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技术领域为关注重点,先进技术引进和技术转移包括美国、英国、德国等国家。KPHZ整合优质资源,提供专业的国际技术转移服务,通过技术授权、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投融资服务等模式,实现“孵化成果、孵化企业”,促进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
上一条: 科技成果转化再“松绑”
下一条: 交通管制 | 9月1日起,北京部分道路交通管制!具体路段→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