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世界科技与发展论坛举行 做科技交流的倡导者实践者
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 2019-10-18
科学技术是世界性的、时代性的,是应对人类发展挑战的主要手段,也是人类智慧的共同结晶。随着科技探索的深入,分工协作日益精细、复杂,科技合作的广度和力度持续增强,已经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尤其是在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的背景下,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降低创新成本和风险,提高创新效率和水平,整合优化全球科技资源和要素,促进国际科技资源互补共享,加强开放合作是大势所趋。
金秋时节,国际科技交流迎来盛会。首届世界科技与发展论坛等活动,吸引了来自五大洲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科学家。与会者围绕科技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等议题,介绍科研成果、分享创新经验,开放合作的共识得到进一步凝聚。
科学技术是世界性的、时代性的,是应对人类发展挑战的主要手段,也是人类智慧的共同结晶。纵观现代科技发展史,每个人科学研究的成就都是在别人的基础上更进一步,高科技产业也在竞争合作中得以快速向前。随着科技探索的深入,分工协作日益精细、复杂,科技合作的广度和力度持续增强,已经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尤其是在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的背景下,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降低创新成本和风险,提高创新效率和水平,整合优化全球科技资源和要素,促进国际科技资源互补共享,加强开放合作是大势所趋。
世界发展受益于科技进步,人类命运因科技合作而更加紧密。过去几十年,通过科技交流与合作,人类已经在信息、能源、医疗卫生等领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而今应对未来发展、粮食安全、能源安全、人类健康、气候变化等共同挑战,携手合作的要求更加紧迫。让科技更好造福人类,让科技成果为更多国家和人民所及、所享、所用,需要我们站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角度,汇聚智力资源,共同应对时代提出的新命题、新挑战。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开放合作的大势不可阻挡。中国举办首届世界科技与发展论坛等活动,搭建对话平台,促进科学成果共享,就是为了积极倡导科技开放合作、推动科技创新更好造福人类。会场上,一场场关于科技与产业变革、科技与教育文化、中小企业成长的思想碰撞和献计献策,也正表达了国际科学界期盼交流互动的心声。
加强国际科技创新合作、主动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我国既是倡导者,更是实践者。不久前,我国宣布围绕中国空间站将开展空间科学实验的第一批项目,就吸纳了来自17个国家的23个实体科研人员的参与;在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装置等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平台上,不时能看到国际同行忙碌的身影。中国科研人员还积极走向世界科技舞台,加入人类基因组计划,在非洲推广先进的水稻种植技术,参与拍摄人类首张黑洞照片,在开源平台为全球知名软硬件企业完善生态。
科技因交流而多彩,科技因互动而活跃。作为科技交流的倡导者、实践者,中国愿同国际科技界携手,努力营造更开放、包容、协同的科技合作生态,为应对全球共同挑战作出应有的贡献。喻思南
KPHZ国际技术转移中心致力于搭建促进国际技术转移的专业化服务平台。中心成立专家委员会,为引入的资源服务平台把关,中心以电子信息、智能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技术领域为关注重点,先进技术引进和技术转移包括美国、英国、德国等国家。KPHZ整合优质资源,提供专业的国际技术转移服务,通过技术授权、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投融资服务等模式,实现“孵化成果、孵化企业”,促进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