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PHZ致力于打造以知识产权为核心,搭建促进国际技术转移、科技成果转化的专业化服务平台!
KPHZ致力于打造以知识产权为核心,搭建促进国际技术转移、科技成果转化的专业化服务平台!
2020-10-20
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的新形势下,全球钢铁行业也面临着地球生态、世界经济及资源能源的持久挑战。为深入研究探讨未来钢铁工业可持续发展之路,10月19日,由世界钢铁协会指导,北京科技大学、河钢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发起的世界钢铁发展研究院在北京成立并举行第一次全体大会。
2020-10-20
如今电动汽车愈发受到市场青睐,但漫长的充电时间也让人望而却步。传统燃油汽车仅需5分钟即可满油增程500公里,而目前市售最先进的电动汽车则需要“坐等”充电一小时才能达到同样的增程效果。发展具有快速充电能力的大容量锂离子电池一直是电动汽车行业的重要目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这项最新研究突破使人类距离该目标更近了一步。
2020-10-20
国家发展改革委日前发布的《中国营商环境报告2020》显示,在营商环境评价涉及的开办企业等18项指标中,北京均获评“标杆城市”。接下来,北京还将重点推进以告知承诺为基础的审批制度改革,深入推进以标准化为基础的政务服务制度改革,让企业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2020-10-19
中共中央政治局10月16日下午就量子科技研究和应用前景举行第二十四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创新是其中一个关键变量。我们要于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必须向科技创新要答案。要充分认识推动量子科技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强量子科技发展战略谋划和系统布局,把握大趋势,下好先手棋。
2020-10-19
昨天上午,2020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亦庄会场系列活动开幕。开幕式上,为进一步推动创新创业创造,北京经开区发布了全新的“创新成长计划”和“创新伙伴计划”,释放了一揽子为“双创”量身定制的政策服务包。记者获悉,经开区也将建设“十百千”创新工程,培育十家潜力独角兽企业、扶持百家专精特新和隐形冠军企业、促进千项科技成果转化。
2020-10-19
中关村科学城探索前沿技术创新突破、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进程迎来重磅进展。今天,总规模27.85亿元的5只科学家基金将在海淀签约。近年来,借助科学家、高校、新型研发机构、新型服务机构、社会资本、政府等多重力量,以中关村科学城为代表的北京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效率不断提升,释放巨大创新潜能。
2020-10-16
“北京双创实现了‘从局部到整体、从现象到机制’的跨越,已成为本市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载体,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和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稳定和扩大就业的重要支撑。”隋振江说,北京还将把握建设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和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历史机遇,将“两区”建设成为广大市场主体和科研主体创新创业的新舞台、新空间。
2020-10-16
“推动承担各类国家、地方科技计划项目的相关机构,开发科研助理岗位超10万个。挖掘高新区创业孵化机构、创业企业就业岗位超过15万个,全国高新技术企业已吸纳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97万人。”10月15日,2020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以下简称双创周)开幕,在由科技部指导、科技部火炬中心主办的“科技创业带动高质量就业行动专场”活动上,科技部秘书长苗少波给出一组数字。
2020-10-16
怀柔区深刻认识到,生态本身就是经济,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以创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为抓手,怀柔区将以科学城为统领的“1+3”融合发展新格局全面融入“两山”实践,推动全域发展与“金山银山”互促共进,“两山”创建形成大格局。在日前生态环境部公布的第四批35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名单中,怀柔赫然在列。
2020-10-16
光量子计算机等一批前沿“硬科技”成果比肩全球,双创示范基地占全国1/6,每日新设科技型企业从5年前的110家增长到250家,独角兽企业数量从2015年的40家增长到93家,电子信息制造业在疫情影响下仍实现两位数增速……北京双创已实现了“从局部到整体、从现象到机制”的跨越,成为北京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载体,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和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稳定和扩大就业的重要支撑。
2020-10-16
从2015年到2019年,北京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增长130%,每日新设科技型企业数量从110家增长至250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从1.2万家增长至2.5万家,独角兽企业数量从40家增长至93家……数字背后,是北京蓬勃的双创力量。市发改委近日透露,在双创周的带动下,北京已发展到覆盖创新创业全链条和企业发展全生命周期的生态型服务模式,形成北京双创的5.0模式,持续引领全国双创的新潮流。
2020-10-16
涵盖市场监管、投资项目备案核准、建设管理、环境保护、城市管理、人防工程、园林绿化、人力资源管理等多个领域的84项亦庄新城范围行政权力和政务服务事项,调整到经开区。北京经开区行政审批局近日发布《关于部分行政权力和公共服务事项调整审批机关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公布了如上内容。
2020-10-15
蔡奇强调,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是推动形成新发展格局的最大底气。要扭住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积极培育线上消费等新消费,扩大教育、养老、健康、文体、旅游等服务消费,促进消费提档升级。推动传统商圈改造。抓好重大工程和重点领域投资建设。抓紧布局人工智能、5G、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基建,为未来产业升级打基础。
2020-10-15
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的一间实验室里,一张照片被摄像头随机拍下,科研人员轻点鼠标,仅仅30秒后,这张照片就被“安全”地呈现在了用10多公里光缆连接的另外一台计算机屏幕上。“用量子光传送,极难被第三方窃取。”量子院研究员、清华大学教授龙桂鲁自豪地说,这是他带领团队研发的“量子直接通信”技术的经典应用。
2020-10-15
据悉,输电线路巡视图像智能分析系统在去年建成,今年这一“京牌”创新已开始在四川、湖南、辽宁、上海等全国多地电力系统推广应用。目前,智能分析系统云平台注册用户超过600个,已覆盖25个省级单位,年处理图片数量超过400万张。
2020-10-14
作为“三城一区”中的“一城”——怀柔科学城,是北京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主平台之一。特别的是,怀柔科学城以“科学+城”为建设理念,“城”需要创新环境,需要市政基础设施以及商业服务等相关配套,这是提高综合承载力和吸引力的基础。但建设这样一座科学城,国内并没有先例,怀柔科学城该如何“操作”,将承载着国家战略,肩负着国家使命。
2020-10-14
为全面、充分和精准地刻画数字生态,必须充分发挥大数据的特征和优势,以多方多源数据为基础,从多维度多视角进行评估。因此,北京大学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联合14家机构,包括企业单位、互联网平台、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和第三方组织等,共同成立了数字生态协同创新平台,以进一步汇聚数据、整合资源,实现共建共赢。
2020-10-13
计算中心将围绕武汉市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重点打造一中心四平台,以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为主体,提供公共算力服务平台、应用创新孵化平台、产业聚合发展平台和科研创新人才培养平台,助力武汉市智能制造、智慧医疗、智能数字设计与建造、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
2020-10-12
以色列魏茨曼科学院研究人员日前表示,他们发现细菌在受到病毒攻击时,会产生保护自己的化合物,并认为细菌的抗病毒机制有望成为人们应对新冠病毒和其他病毒的关键。他们认为,将合成的化合物引入受感染的人体细胞后,也可能具有同样的抗病毒能力,并正在实验室验证这一的理论。相关研究经同行评审后发表在最近的《自然》杂志上。
2020-10-12
类新星是一类长周期、高吸积率的激变双星,白矮星主星从充满洛希瓣的晚型红矮星次星吸积物质在自己的周围形成高温的吸积盘。这类激变双星具有与新星类似的物理特征但却没有观测到新星爆发,是研究新星爆发、吸积物理过程和探讨激变双星演化等的天然实验室。六分仪座SW是类新星的一个原型星,这颗类新星有较深的掩食,轨道倾角约78度,轨道周期为3.24小时,刚好处于轨道周期空缺(2—3小时)的上边缘。
2020-10-12
据中国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11日消息,随着太阳光再次铺洒月球背面,嫦娥四号着陆器和“玉兔二号”月球车成功自主唤醒,迎来第23月昼工作期。截至目前,嫦娥四号已在月球背面顺利度过647个地球日。
2020-10-12
近日,在京沈高铁朝阳枢纽至顺义段施工现场,来自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铁五院)和武汉大学的工程技术人员用一台北斗惯性组合导航铁路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俗称北斗惯导小车),对上述路段双线合计49.6公里的有砟轨道进行了多回合精测任务。这是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后,首次工程化应用于高铁建设领域。
2020-10-10
9月29日,在位于河南郑州的中国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铁装备”)盾构总装车间,一台直径8.64米的土压平衡盾构机正式下线,这是中国中铁自主研制的第1000台盾构机。这一天,车间标语“造中国人自己的盾构,造中国最好的盾构,造世界最好的盾构”显得格外醒目。
2020-10-09
诺贝尔奖委员会表示,这两位科学家的发现非常重要——她们发现了基因技术中最强有力的工具之一:CRISPR/Cas9基因剪刀。使用这一技术,研究人员可以非常精准地改变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DNA。这一技术对生命科学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正在催生新的癌症疗法,并有可能使治愈遗传性疾病梦想成真。
2020-10-09
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对科技创新作出重要论述,提出新的指示,鼓励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肩负起历史责任,坚持“四个面向”,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实现这一目标,加快激发科技创新活力是关键,对此,准确把握和聚焦五个“度”,将有效保障科技创新更好立足新时代、展现新作为、开创新局面、迈向新征程,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强有力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