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PHZ致力于打造以知识产权为核心,搭建促进国际技术转移、科技成果转化的专业化服务平台!
KPHZ致力于打造以知识产权为核心,搭建促进国际技术转移、科技成果转化的专业化服务平台!
2020-06-30
随着多年发展,宁夏中卫市硒砂瓜产业逐渐暴露出诸多问题:主导品种单一,优质种子、种苗供应紧张,枯萎病等病害逐年加重,品质和口感大不如前。为提高硒砂瓜的附加值和品牌价值,宁夏依托科技项目,紧扣产业需求,筛选凝练出一批先进适用的科技成果。
2020-06-30
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计划于今年7月择机开展,引发外媒关注。美国《科学》杂志6月26日发表述评文章称:火星任务将使中国跻身太空领导者之列。文章指出,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毅力号”火星车计划于今年7月发射,届时它将迎来一位旅伴——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也拟于今年7月发射。“天问一号”这一名称源于中国2000多年前诗人屈原的长诗《天问》。
2020-06-30
最新观测涉及W或Z玻色子“三胞胎”的生成。玻色子包括光子、W玻色子、Z玻色子、胶子和希格斯玻色子。W或Z玻色子都携带弱力,但Z玻色子不带电荷。弱力是宇宙四大基本自然力(另外三种力分别为强力、电磁力和万有引力)之一,与放射性现象和太阳内部热核过程密切相关。粒子物理标准模型是描述强力、弱力、电磁力及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包括玻色子)等的理论。
2020-06-30
中国科学家最新完成的这项重要研究成果论文,近日已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细胞》(Cell)杂志上以提前公开的形式发表。高福、严景华和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秦川教授、中科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戴连攀副研究员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戴连攀、郑天依、徐坤、韩雨璇、许黎黎为论文并列第一作者。
2020-06-30
北京智源大会是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主办的年度国际性人工智能高端学术交流活动,以国际性、权威性、专业性和前瞻性的“内行AI大会”为宗旨。2019年举办了首届大会,今年为第二届,主题是“人工智能的下一个十年”。在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时刻,2020北京智源大会全程采用线上形式召开,与包括5位图灵奖得主在内的世界人工智能领域顶尖专家学者们通过视频相聚,共同探讨未来十年人工智能的发展走向,大力推动AI领域的国际交流合作,发挥AI抗疫的支撑作用,凝聚全球战“疫”的强大合力。
2020-06-29
中关村发展集团董事长赵长山在启动仪式上表示,该基地的启动是中关村生命科学园系统化、市场化、多元化,探索成果转化新机制的积极尝试,将集中支持一批市场需求大、创新成果高、产业带动强的科技创新成果加快在北京转化落地,推动相关产业发展。希望双方加强合作,在更高层面、更大范围开创新项目,特别是在自主研发、核心技术突破、重点项目落地、前沿技术国产化等方面取得新成绩。
2020-06-29
6月22日,2020 “碰撞”技术大会(The Collision Conference)在线召开,百度集团副总裁、深度学习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副主任吴甜带来与大会十分贴合的主题演讲“百度人工智能应用与创新”,介绍了百度AI技术在内外业务的应用创新,以及疫情期间AI技术与不同行业高效融合、创新的战疫产品,同时也解读了技术背后的支撑底座——百度飞桨深度学习平台。
2020-06-29
区块链技术被IT界誉为最有潜力触发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的新兴技术,这也使得众多企业、金融机构互信和协作成为可能。6月27日,百度超级链学院联合超级账本Hyperledger共同开展了主题为“链上金融的探索与实践”的线上沙龙。会上,商务部CECBC区块链专委会副主任吴桐以及百度资深研发工程师陈浩栋,就数字经济与区块链融合发展趋势、国家政策导向、百度超级链所具备的技术能力等方面进行了分享。
2020-06-29
广交会被誉为中国外贸的“晴雨表”和“风向标”,自1957年创办以来风雨无阻、从未间断,在中国与世界之间架起合作共赢的桥梁。如今,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全球贸易遭遇的挑战前所未有。在这一特殊背景下,本届广交会从线下转到“云”端举行。
2020-06-29
人工智能作为一个高度交叉而又发展迅猛的学科,吸引了来自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甚至人文社科等不同领域的众多研究人员,对于不同学科的研究人员来说,一个现实的问题就是如何消除交流障碍。统一数学符号等基础性工作,看似简单也算不上高深,却是人工智能长远发展的“地基”。
2020-06-28
近日,科学家们利用“墨子号”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千公里级基于纠缠的量子密钥分发。该实验成果不仅将以往地面无中继量子保密通信的空间距离提高了一个数量级,更重要的是,通过物理原理确保了即使在卫星被他方控制的极端情况下,依然能够实现安全的量子通信,为量子通信走向现实应用奠定了重要基础。
2020-06-26
2020年6月10日,全国科技平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简称科技平台标委会)标准化工作研讨会在京召开。科技平台标委会主任委员、中国计量院方向院长,科技平台标委会副主任委员、科技部基础司郭志伟副司长、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戴国强所长、平台中心苏靖主任、中科院昆明植物所李德铢研究员,平台中心王瑞丹副主任以及各专家组长等参加了会议。
2020-06-26
我国又一个新冠病毒疫苗进入临床试验阶段。近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和安徽智飞龙科马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共同研发的新冠重组蛋白疫苗已获批开展一期临床试验。重组蛋白疫苗是通过基因工程的方式在工程细胞内表达纯化病原体抗原蛋白,然后制备成疫苗。
2020-06-26
6月24日,科技部官网公布《关于举办2020年全国科技活动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其中提到,由科技部、中央宣传部、卫生健康委和中国科协共同主办的2020年全国科技活动周,将于8月23—29日举办。
2020-06-26
在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时刻,2020北京智源大会将全程采用线上形式召开,与世界人工智能领域的顶尖专家学者通过视频相聚,共同探讨未来十年人工智能的发展走向,大力推动AI领域的国际交流合作,发挥AI抗疫的支撑作用,凝聚全球战“疫”的强大合力。大会开幕式上,科技部副部长李萌、北京市副市长殷勇在线出席并致辞,吸引约15万人在线观看。
2020-06-25
联合国副秘书长Fabrizio Hochschild介绍了6月11日发布的《联合国数字合作路线图》。该路线图的首要目标是“连接、尊重和保护数字时代的人们”,在全球新冠疫情大流行的当下,实现可持续和包容性复苏,推动全球数字合作,以应对在世界范围内出现的技术被严重滥用等问题,其主要内容包括推动数字通用连接,促进数字技术成为公共产品,保证数字技术惠及所有人,支持数字能力建设,建立数字信任和安全等。
2020-06-24
20世纪90年代中期,刘经南带领团队参与北斗研讨。20余年从北斗一号干到北斗三号,攻克北斗卫星系统多个关键技术。解决了北斗二号卫星姿态转换期间(每半年约15天)不能服务的问题,建立了亚太地区首个北斗高精度国际分析中心,实现了我国北斗异构星座高精度数据处理关键技术的自主掌控。
2020-06-24
近日,一位广东用户在向一购物平台的第三方药店咨询时,留下了这样的话。智能情感客服迅速捕捉到用户字里行间的异常情绪后,自动发出预警,然后危机专员快速介入,对用户进行在线心理疏导同时,快速联系商家告知情况,暂缓发货,并提醒商家关注该用户后续订单情况……在1个小时内成功挽救了生命。
2020-06-24
刺突蛋白在新冠病毒进入人体细胞中起关键作用,使其成为新冠肺炎疫苗和抗病毒药物开发的主要靶标。据物理学家组织网22日报道,一个国际科研团队近日创建了首个刺突蛋白全原子开源模型,研究人员称,科学家们可利用最新模型,针对新冠肺炎防治方法开展富有创新性的模拟研究,从而促进疗法和疫苗的研发进度。
2020-06-24
走自主创新之路,需要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的优势。北斗系统的背后不仅有卫星研制单位,还有运载火箭、科学仪器、地基服务、功能开发等数百家机构、企业,数万名科技工作者,为北斗升空、应用保驾护航。近年来,我国在高铁、5G、超级计算等方面取得的重大科技成果,也无不阐述着跨学科、跨领域组织协同,政府、高校、科研机构、科技企业统筹联动的重要性。
2020-06-23
6月23日,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五院抓总研制的第55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发射。随着该星进入预定工作轨道,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全面完成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探索适合国情的卫星导航系统发展道路,形成了“三步走”发展战略。自1994年北斗一号系统工程立项至今,我国用26年的时间实现了59颗北斗卫星(包括55颗北斗导航卫星和4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的发射。
2020-06-23
从某种意义上讲,城市空间已成为新基建的核心载体,也为新基建创造了更广阔的需求。各地摩拳擦掌,谋划新项目,解锁新应用,试图站在新基建的风口,开启新一轮城市升级。然而,智慧城市的兴起和发展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建立在完备的信息化和数字化建设基础上。当新基建全面加速,智慧城市的乘风破浪之路也将充满希望和挑战。
2020-06-23
据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官网近日报道,经过近两年讨论和审议,6月19日,CERN理事会全票通过新的《2020欧洲粒子物理学战略》,这为欧洲粒子物理学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将对全球粒子物理学未来的发展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2020-06-22
量子纠缠是量子计算的核心资源,量子计算的能力将随纠缠比特数目的增长呈指数增长。因此,高品质纠缠粒子对的同步制备是实现大规模纠缠态的首要条件。但是,受限于纠缠对的品质和量子逻辑门的操控精度,目前人们所能制备的最大纠缠态距离实用化的量子计算和模拟所需的纠缠比特数和保真度还有很大差距。
2020-06-22
研制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是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先进轨道交通”重点专项课题。该项目由中国中车组织,中车四方股份公司技术负责,汇集国内高铁、磁浮领域优势资源,联合30余家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共同攻关,目的是攻克高速磁浮核心技术,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工程化系统,形成我国高速磁浮产业化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