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PHZ致力于打造以知识产权为核心,搭建促进国际技术转移、科技成果转化的专业化服务平台!
KPHZ致力于打造以知识产权为核心,搭建促进国际技术转移、科技成果转化的专业化服务平台!
2020-12-15
根据相关管理办法,省科技厅对示范机构开展的技术转移活动予以适当补助扶持。我市对新认定的省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将给予资金奖励,同时对促成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技术成果和专利技术在洛转移转化的技术转移示范机构,还可按照实际技术交易额的一定比例给予奖励。
2020-12-14
从大亚湾实验成长起来的青年科学家、中科院高能所实验物理中心副主任温良剑研究员说,大亚湾实验发现一种新的振荡模式,测到跟这个振荡模式相关的混合角θ13的值不为零,“(θ13的值)在过去理论上是不清楚的,发现其不为零,给下一代中微子实验打开了一扇大门”,为下一代实验规划进一步测量中微子质量顺序、CP破坏相角等提供方向和奠定基础。
2020-12-14
梅州产业技术研究院是广东省科学院继佛山产业技术研究院后第2个与地方政府共建的产学研合作与成果转化应用平台。此前,佛山产业技术研究院重点围绕智能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和生物健康四大领域开展产业技术孵化育成,不到两年已成功孵化培育出包括院士创业公司和国内首家半导体可靠性检测科技创新企业在内的22家技术初创公司。
2020-12-14
本次研讨会是在中国举办的第二届极化中子领域的国际会议,围绕国内各大中子源极化中子技术的发展、科学研究与应用以及相关技术发展三大主题展开,从极化中子的基础研究出发,延伸到国内各中子谱仪上的进展与极化中子规划,以及各谱仪能实现的科学目标,最后到各个相关领域的技术发展和研究现状。
2020-12-14
华南师范大学的光声显微仪1秒即可检测微血管,且清晰度高于核磁共振;从300元到30元,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的污泥处理技术能让污泥处理成本降低十倍。12月10日—12日,2020年广东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大会(下称“对接大会”)及系列活动在佛山召开,汇聚高校智力浪潮,赋能科技成果高质量转化。
2020-12-12
此次研发需求交流对接会主要聚焦新材料领域,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副主任张广宇研究员、浙江工业大学广东群欣研究院院长鲍官军、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公共技术平台台长吴克辉等多位专家及37名东莞企业代表出席。会议由浙江工业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研究所所长徐立新主持。
2020-12-11
近年来,湖北大力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工程,加快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发展。近3年,湖北省技术合同成交额均超过1000亿元,增幅保持15%以上,2019年达到1449亿元,位居全国第六、中部第一。
2020-12-11
12月10日,2020青岛国际技术转移大会在青岛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启幕。本次活动共分开幕式、"AGORA: SCOLAR Vision" 青年会议、国际多边合作组织创新合作论坛、公益培训与项目对接会等板块内容,山东省科技厅、青岛市政府、市南区委区政府有关领导,“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驻华有关外交人员,国内外知名投资人、企业家、专家学者、青年创业者参加会议。
2020-12-11
加速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需要瞄准薄弱环节,补齐成果转化链条上的短板,形成纵横联动的成果转化立体网络。围绕科技成果应用转化创新,更好地实现“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技术应用—成果产业化”全过程衔接;深耕产业和市场,注重全过程、泛资源、多链条对接服务,形成“产业链—研发链—转化链—风险链—价值链”全链条衔接模式,培育科技成果不断完善、成熟。
2020-12-11
《建议》提出,“十四五”时期,北京要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到2035年,实现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创新力、竞争力、辐射力全球领先。社会各界积极建言献策,就构建新型举国体制、推进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改革等提出了不少宝贵建议。
2020-12-11
作为科技创新的“最后一公里”,科技成果转化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科技创新活动的成败。一直以来,省科技厅不断加大科研投入,支持我省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立足产业发展需求申请科技研发项目,以引进大院大所、国内外院士工作团队等工作为抓手,以建设重大科技创新平台为支点,不断提升我省科研水平,畅通科技成果转化渠道,推动一批符合海南产业发展需求的科研成果“开花结果”,助力海南自贸港产业发展提质增效。
2020-12-11
本次活动共分开幕式、"AGORA: SCOLAR Vision" 青年会议、国际多边合作组织创新合作论坛、公益培训与项目对接会等板块内容,省科技厅、青岛市政府、市南区委区政府有关领导,“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驻华有关外交人员,国内外知名投资人、企业家、专家学者、青年创业者参加会议。
2020-12-11
最近,深圳市政府印发了《关于支持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建设国际开放创新中心的若干意见》,《若干意见》以科技创新为主轴,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国际合作为特色,以深港协同为抓手,从市级层面全面构建支持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的政策框架体系,全力支持建设成为深港科技创新跨境合作先行示范区、国际先进创新规则的试验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开放创新先导区、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中试转化集聚区。
2020-12-11
开幕式上,上海合作组织秘书处副秘书长卓农,科技部国合司副司长赵静,青岛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黄祖亮,青岛市副市长耿涛为“中国—上海合作组织技术转移中心”揭牌。据悉,“中心”位于青岛市市南区软件园,总面积近2万平方米,是国内首个集“市场化、国际化、专业化”诸多特色为一体的国际科技合作新平台。
2020-12-09
11月26日上午,航空科技成果协同创新对接会暨成果转化示范基地授牌仪式在西安航空基地航空科技大厦举办。活动搭建起科技成果转化交流对接平台,发布了前沿航空科技成果和企业技术需求,颁发了“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荣誉牌匾和高层次人才确认书,同时成功签约了一批航空相关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展现出西安航空基地推进科技成果协同创新的显著成效。
2020-12-09
近日,由凤凰网、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主办,人民日报出版社协办,凤凰网财经、中华网财经承办的“2020凤凰网财经峰会”在北京举办,本届峰会以“破局与新生”为主题,盛邀政商学界顶级嘉宾,围绕全球和中国经济发展建言献策,凝聚共识。
2020-12-09
人才是第一生产力。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新机遇下,东莞依靠强大的制造业基础,不断增强人才与产业发展的契合度,围绕“产业链”构建“人才链”,通过“人才链”提升“产业链”。
2020-12-09
我国自主研发的一项物联网安全测试技术(TRAIS-P TEST)日前由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电工委员会(ISO/IEC)发布成为国际标准。这是我国在物联网安全技术领域获发布的又一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标准,也是我国加强关键领域自主知识产权背景下的又一重要成果。
2020-12-09
按照2019年印发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粤港澳大湾区不仅要建成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还要打造成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典范,以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四大中心城市作为区域发展的核心引擎。
2020-12-09
着眼于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先进制造业中心,智能制造已成为东莞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东莞市市长肖亚非表示,东莞近年来已推动近4000个项目实施自动化和智能化改造,完成投资500多亿元。本届智博会为东莞乃至全省全国完善智能制造生态链、加快发展智能装备产业注入新的动力。
2020-12-08
成都创新创业示范基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黄金龙在决赛颁奖典礼致辞并进行了郫都区推介,他表示郫都区发展经济既要靠内力,也要借助于外力。需要更多的企业关注郫都、创客推介郫都、资本投资郫都。要使企业家能够来,并且投资兴业扎住根,必须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从投资环境上优化,从服务上提升,为企业家提供施展才华的大舞台。
2020-12-08
“高校是高层次人才聚集地、创新创造高地,科技创新的体系完备,但是因校企之间供需信息不对称,往往出现创新工作的‘供需脱节’‘供需不平衡’。”江西省教育厅副厅长汪立夏坦言,在校企科研合作中,存在着供需信息不对称、利益分配机制不够合理、相关配套支持落实不到位等问题。
2020-12-08
2020年12月1日至3日,联合国亚太经社会亚太技术转移中心第十六届管委会会议暨以新兴技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国际研讨会在广州顺利召开。科技部副部长黄卫、联合国亚太经社会执行秘书阿里沙赫巴纳向大会致视频欢迎辞。
2020-12-07
12月5日下午,由中国财富传媒集团、中国经济信息社、新华网主办的“2020中国企业家博鳌论坛·中国财富峰会”在海南博鳌举行。本届财富峰会内容丰富,包含“品牌建设与资本运作”“金融创新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制度、治理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三个部分。
2020-12-07
据统计,8届东创会共签署了80多个中国—东盟重点创新合作项目;举办了14场论坛及研讨会、29场专业领域技术对接会,展示推介项目累计3200多项,促成中国与东盟国家间在电子信息、农业、生物医药等领域项目签约及意向签约达200多项,有效推动了区域技术转移创新与合作,助力国际区域互利共赢。